一石激起千层浪! 周末证监会关于市值管理14条正式版,在此前发布的市值管理意见稿基础上做了一些删减,其中删除了“依规发布股价异动公告”的要求。引发了市场的热议,被解读为“异动不用披露了”,“对游资炒作是重大利好”,“利好妖股”等观点,实则是一些误读。 许多人把本周内三天的大跌解读为对妖股停牌核查的监管所引发,而管理层监管的目的是为了市场平稳健康的发展,而并非打压市场。面对大跌,管理层立马释放利好,旨在打消市场的担忧,使游资重新回归对妖股大涨股的炒作。 从我的理解,这种理解完全是一厢情愿罢了。歪嘴和尚念歪经。管理层对市场的监管只能加码从来不会松绑,制度只会越来越完善截越合理,更何况在当下的牛市氛围下,各种乱象滋生,更需要加强监管,更要维护市场的公平公正。许多妖股暴涨股本就被一些大资金操控,这是证监会严厉打击的行为,怎么可能放松对妖股的监管,任由其炒作呢。 交易所对股价偏离构成异常波动有明确的量化披露标准,对所有原因造成的股价异动均适用,“市值管理指引”无需单独再作披露规定,相关内容删除既是避免实操过程中的误解,也是避免规则重复。这正体现的市值管理正式稿的严谨。 股价异动公告是由上市公司自己发布的,而当股价短期内涨幅过大时,上市公司即便发布异动公告,仅仅只是指示风险,游资该炒作还会炒作,不会因为上市公司发布异动公告而不会炒任。 “市值管理指引”正式版规定,董事会应当密切关注市场对上市公司价值的反映,在市场表现明显偏离上市公司价值时,审慎分析研判可能的原因,积极采取措施促进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合理反映上市公司质量。如果只是发布一个异动公告,无异于动动嘴,没什么实质性改变措施,而应该积极采取措施。 一纸异动公司根本起不到作用,是一个机械的程序化的行为。关键要采取应对措施,这才是根本。 上市公司不再发布股价异动公告,但交易所对于股价异动有明确的标准,符合交易所的异动标准,该停牌的照样会停牌,并不会任由你炒作。 所谓放松对妖股的监管,任由炒作,完全是误读。只是本周大跌了,这只是满足一些人大跌之后急于寻找心理安慰的想法而已。 我们不否认市值管理的对短线市场的利好作用,但不能因为删除了“依规发布股价异动公告”的要求。就认为监管对妖股的炒作在松绑,完全是异想天开。如果这样的话,分明是对维护资本市场稳定,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挑战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 周末证监会关于市值管理14条正式版,在此前发布的市值管理意见
袁绍八点
2024-11-17 12:20:4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