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以为的殉葬,大活人哭天抢地的被推进地宫,随着地宫封闭,里面的人为了活下去

文山聊武器 2024-11-13 19:55:59

大部分人以为的殉葬,大活人哭天抢地的被推进地宫,随着地宫封闭,里面的人为了活下去开始无所不用其极,包括但不限于吃贡品,破坏地宫摆设尝试挖洞..... 春秋末期的吴国,笼罩在一片权力与神秘的氛围中。在这片土地上,权贵们享受着荣华富贵,而与生死相关的仪式却往往充满了无尽的残酷与血腥。吴王阖闾的名字,常常与活人殉葬这种骇人听闻的风俗联系在一起。作为深受迷信影响的君主,阖闾为自己的宠爱女儿滕玉建造了一座奢华的陵墓,却让无辜的百姓成为了这场死亡盛宴中的牺牲品。 滕玉是吴王阖闾与王后所生的唯一女儿,备受宠爱。她的逝世,对阖闾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打击。这位吴王深信,死者若能带着财富和仆人进入另一个世界,那么死后的生活必定会延续生前的荣耀。因此,他为女儿准备了一场空前奢华的葬礼,葬品中包括了大量的金银珠宝和珍贵物品,而最为残忍的,是一项可怕的殉葬仪式。 作为一位迷信的君主,阖闾不仅仅满足于将财富陪葬,他还希望滕玉的灵魂能在另一个世界继续拥有服侍她的仆人。因此,他设计了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计划。在滕玉的葬礼上,阖闾命令手下放飞白鹤,借此吸引百姓前来观看,吸引的范围甚至远及墓地周围。所有被吸引而前来的百姓,在看到天上飞舞的白鹤后,纷纷聚集。 就在百姓的目光被天空中的白鹤吸引时,阖闾下令,驻扎在周围的士兵突然向人群发动了袭击,迅速将那些无辜的百姓困住,强行押送到墓地。在百姓们还未反应过来时,他们被迫进入了正在修建的墓穴。这些墓穴深藏在地下,没有光线,空气湿润且沉闷。随着墓穴的入口被封死,百姓们被活生生地封闭在这片黑暗、封闭的空间中。 古代的墓葬设计并未考虑生者的安危,这些墓穴虽然壮丽,却根本无法满足活人所需的基本生存条件。没有食物,没有水源,空气也在逐渐稀薄。随着时间的推移,墓穴内的氧气迅速消耗殆尽。百姓们挣扎着呼吸,却发现越来越难以呼吸。求生的本能让这些人做出了令人发指的举动,许多人开始互相争抢空间、食物,甚至在最后的时刻,丧失理智,陷入了暴力和混乱。 然而,这一切的发生,仅仅是因为阖闾为了自己的女儿,为了延续她的荣华富贵,决定让这些无辜的百姓成为她的“陪葬品”。在古代,尤其是在中国的早期王朝和封建贵族社会中,活人殉葬作为一种迷信的陪葬方式,屡见不鲜。 活人殉葬的背后,折射的是古代社会对于死后世界的想象与渴望。那时的人们对死亡充满恐惧,且对死后世界的认知极为模糊,认为如果死者能够带上随身的仆人、财富以及权势,便能在另一个世界继续享受荣华。而这类对死后世界的渴望,正是促成了“活人殉葬”这一残酷制度的原因。 然而,这种做法并非完全来自自愿。大多数成为殉葬者的人,往往是身份低微的奴仆,或者地位较低的妃嫔。当一位王公贵族去世后,为了维护其生前的尊贵地位,通常会将这些下层人物牺牲掉,供奉于墓中。对于这些人来说,死是逃避不掉的命运,因为他们没有选择的余地。在阖闾的计划中,这些普通百姓同样沦为“陪葬”的对象,而他们的死不过是吴王个人荣耀延续的代价。 殉葬制度的雏形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据考古学家推测,商代的王族为确保死后能够继续享受荣华,通常会将侍奉过的奴隶、亲信甚至妻妾随葬。在一些大型的商代墓葬中,考古学者发现了大量的殉葬遗骸,尤其是王室贵族的墓地中,陪葬的人数更是惊人。商朝的殉葬习俗尤为严酷,选中的殉葬者通常要经历残忍的处置,如被杀害、剖尸或甚至四肢分割。王公贵族们相信,死后能带走一部分活人陪伴自己,是对死后生活的一种保障。考古发掘显示,在一些贵族的墓葬中,殉葬者的尸体以残忍的方式被肢解,或者遭到活埋,尽显当时社会对于生死观念的极端化。 秦始皇时代,这一残忍的习俗得到了某种程度的革新。秦始皇为了在死后能够继续享有像生前一样的尊荣,他在自己的陵墓中采用了兵马俑作为替代活人陪葬的手段。这些陶制的士兵和马匹按照真人比例制作,栩栩如生,排列成阵,仿佛能在死后保护皇帝的陵寝。兵马俑的规模庞大且形态各异,几乎覆盖了整个陵园。秦始皇的这一创新,可以看作是对活人殉葬的某种制度性否定。 明朝的出现让这一历史遗留的陋习再度复苏。明太祖朱元璋不仅在生前极力加强个人的权威和地位,死后亦试图通过活人陪葬来彰显他的威仪。朱元璋的死后殉葬制度涉及到的主要是皇帝的妃嫔和侍女。这些妃子不仅必须陪葬,有时为了保持她们死后的容貌,生前还被迫服用水银, 使她们的尸体能在长时间内保持“美丽”,避免腐化。水银的毒性极强,服用之后,妃嫔们往往在死前便感受到了极大的痛苦,而死后的遗体也无法免受腐坏。 清朝康熙帝彻底废除了活人殉葬。康熙帝深信死后的世界存在,但他并不认为死后必须依赖活人陪葬来获得安宁。康熙帝的改革取消了包括妃子陪葬在内的各种活人殉葬方式。他通过其他方式,如安葬时的祭祀与仪式。

0 阅读:232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