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16年,汉武帝逼死酷吏张汤,临死前,张汤含泪写道:“我毫无功劳,却能当上副丞相,是陛下宠爱我,如今要比您先走一步,但我是冤枉的,丞相的三位长史陷害我!” 此年,汉文帝陵园的失窃事件震惊了整个帝国,盗窃下葬钱的重大不敬行为激怒了汉武帝。因此,皇帝命令彻底调查此案,誓要将罪魁祸首绳之以法。 而在朝中,张汤这位仕途顺畅的副丞相,原本与此事毫无瓜葛,却因丞相庄青翟的一次计划意外卷入其中。庄青翟原本计划与张汤共同请罪,希望以此减轻自己的责任,却未料到计划的最终走向。 张汤在私下的会面中不无担忧地问道:“庄丞相,您真的认为这是最好的出路吗?与我一同请罪?” 庄青翟眼神坚定,回答道:“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获得陛下的原谅。你我若是共同承担,或许还能分散皇上的怒火。” 然而,在朝会上,当庄青翟走向台前,他那一瞥的目光并未得到张汤的响应。张汤的脸色在瞬间变得苍白,他选择了沉默,没有如约前出。庄青翟的计划瞬间崩溃,而这一刻的决定也彻底改变了张汤的命运。 事后,庄青翟被降职,他的三位长史朱买臣、王朝和边通为了为他报仇,开始策划陷害张汤。他们通过商人田信与张汤的往来入手,先是逼迫田信认罪,再将罪名嫁接至张汤。 朱买臣冷声道:“田信,你若是实话实说,便可保全你全家的性命。” 面对无法拒绝的威胁,田信最终不得不屈服:“我……我认罪,但求饶恕。” 利用田信的供词,三长史迅速向汉武帝上书,将张汤描绘成一个贪婪的官员,滥用职权,贪污受贿。面对如此指控,张汤在廷尉赵禹的审问下,坚决否认。 张汤在审讯室内,眼神却流露出一丝绝望,缓缓说道:“廷尉,我若有半点不忠,天地不容!” 赵禹冷笑一声,回应道:“大司农颜异也曾自诩清白,结果如何?”意识到自己的处境,张汤终感力不从心,选择了以死明志。他在留给汉武帝的绝笔信中写道:“陛下,我虽无功于国,却无愧于心。我之死,愿洗清冤屈。” 张汤自刎之后,汉武帝手中的这封绝笔信如同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他的心头。信中的字迹,充满了绝望和哀求,使得原本铁石心肠的汉武帝也不禁动摇。 在张汤死后不久,汉武帝命人秘密调查此案的全部细节,特别是那些涉及庄青翟及其三位长史的部分。 这一次,调查没有受到任何官僚的干预,结果令人震惊:三位长史的确利用职务之便,编造证据,栽赃嫁祸,企图通过牺牲张汤来保全庄青翟。 皇帝愤怒至极,他无法容忍自己的朝廷内存在这样的腐败和险恶。他下令立即逮捕朱买臣、王朝、边通三人,并将庄青翟也一并拘捕,开展了一场严厉的审讯。 庄青翟虽然未直接参与陷害张汤,但他的失职和无能,以及对三长史行为的纵容,同样让汉武帝深感失望。 审讯中,三位长史无一例外地供认不讳,他们详细描述了整个陷害张汤的过程,包括如何逼迫田信作伪证,以及如何向汉武帝提供假情报。他们的证词最终成了他们自身罪行的铁证。汉武帝对此极为愤怒,命令将三人以及庄青翟都处以死刑,以正视听。 此外,为了彰显对张汤清白的认可,汉武帝下令为张汤举行了一场隆重的追赠仪式。张汤的家族也得到了特别的照顾,汉武帝赐予其家大量的金银财产,以示补偿。 张汤虽然身陨,但他的名字因汉武帝的这番作为而得以洗清,从一个被误解的酷吏转变为后人口中的忠臣。他的故事在《史记》与《汉书》中留下了深刻的一笔。
十大酷吏之一,什么皇帝不能容忍腐败,皇帝不能容忍我是欺骗利用他。
朱买臣,就是那个成语“覆水难收”的!就是李白诗中“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的朱买臣,我还一直以为他是个好人呢!
朱买臣没发达以前,老婆离婚了,发达后,老婆想复合,才有后来的成语:復水难收
伴君如伴虎,自古如此
小时候的玩伴啊
酷史能有如此下场最好不过了
張汤。难能可贵
李白看了俺东北的拉场戏《马前泼水》(又名朱买臣休妻)后,激动之余写下了千古名篇“会稽愚妇轻买臣,予亦辞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吃软饭的人![赞][赞]
他的儿子张安世也很有名
朱买臣也是酷吏
当狗从来没有好下场,也没好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