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石光银种植的6万亩林场成为生态林场,严禁砍伐和售卖,这一规定让石光银

史记新说吧 2024-11-11 15:25:16

1998年,石光银种植的6万亩林场成为生态林场,严禁砍伐和售卖,这一规定让石光银亏得血本无归,每年还得倒贴几十万,就在他看不到希望时,转机悄悄出现了!   “治沙英雄”,一个闪耀着光芒的称号,属于一个在黄沙中搏斗了大半辈子的陕北汉子——石光银。   四十多年,他与毛乌素沙漠的较量从未停止,从一个被风沙撵着跑的少年,到如今两鬓斑白的老人,他种下的树,连起来能绕地球三圈。   可这光环背后,有多少人知道他负债累累,甚至一度成为陕北最大的“欠债户”?   这是一个关于人与沙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个人奋斗与国家政策之间微妙关系的故事。   石光银出生在定边县,那里靠近毛乌素沙漠的南边,当地人常用“坏水”和“寸草不生”来形容那里的环境。   风沙是家常便饭,庄稼颗粒无收,房屋随时可能被掩埋。   年幼的他,甚至亲眼目睹了小伙伴被沙尘暴吞噬的悲剧。   一场风沙侵袭了他的家乡,石光银侥幸被牧民救起,而玩伴却永远消失在了茫茫沙海中。   这场灾难在他年幼的心中种下了一个念头,要和风沙抗争到底。   十六岁,石光银当选村小队长,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带领村民植树造林。   三年苦战,1.4万亩树木,在“不毛之地”扎下了根,也让石光银尝到了治沙的甜头。   这第一抹绿,点燃了他心中更大的希望。   1984年,国家鼓励个人承包治沙。   他果断辞去了农场场长的稳定工作,一头扎进了沙漠里。   在亲朋好友看来,治沙就像往沙窝里扔钱,有去无回。   石光银心里明白,要是不治沙,日子就会一直过得穷困。   他和村民们在承包的3000亩荒沙地上种下了树苗。   后来他将目光放在了“狼窝沙”上,还贴出“招贤榜”,召集了来自四面八方的127户人家,一起向这片“不毛之地”发起挑战。   石光银和村民们风餐露宿,肩扛手提,硬是在这片沙海里种下了希望。   只不过第一年遭到惨败。   第二年,再次尝试,依然失败。   第三次,他们换了一种新方式,不过这次取得了成功。   他继续扩大治沙规模,带领村民发展林草经济、畜牧养殖,昔日的荒沙变成了绿洲,村民的腰包也鼓了起来。   他用实际行动证明,治沙不仅能改善环境,还能带动经济,让老百姓日子过得更好。   可就在石光银的治沙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难题出现了。   由于国家政策的调整,他之前承包的林地被划为生态林,禁止砍伐。   这让石光银满面愁容,上千万的资产只能看着。   更让他心寒的是,国家出台的各项林业补贴政策,他都无法享受。   同样的造林,别人有补贴,他却没有。   其实石光银的遭遇并非个例。   和他一样,很多参与治沙的农民都面临着同样的困境。   石光银的困境,折射出个人努力与国家政策之间的矛盾。   一方面,个人积极参与生态建设,为国家和社会创造了巨大的价值;另一方面,国家政策的滞后和缺失,又让这些个人的付出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幸运的是,国家已经开始关注这个问题。   新的林业政策明确提出,要对公益林投资者给予合理补偿,并探索收购非国有公益林。   虽然政策落地还需要时间,但石光银依然充满信心。   他觉得,只要国家上心,问题肯定能解决。   他依然奔走在治沙一线,因为他心中始终有一个信念:为人民实实在在地办一些事情。   石光银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奋斗史,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它反映了中国生态建设的艰辛历程,也展现了个人力量的伟大。   在未来的日子里,相信会有更多的“治沙英雄”涌现出来,筑起一道道绿色的长城,守护着我们共同的家园。

0 阅读: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