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索姆河战役中,德军机枪手面对英军密集的进攻队形,出于人性的光辉将枪口抬高了10寸,在重机枪直射范围内的步兵还可以靠着掩体苟几分钟,面对子弹从天而降的跨射根本就像是在旷野躲雨,根本躲不掉的,要知道重机枪可以间接瞄准射击三五公里外的敌人。 在机枪的分类中,轻机枪装备有双脚架,重量轻,操作简便,士兵可以在不同姿态下进行射击,包括卧姿、立姿或行进间射击。 轻机枪的战斗射速约为每分钟80至150发。 相较之下,重机枪则配置有稳固的枪架。这种类型的机枪设计用于长时间连续射击,战斗射速约为每分钟200至300发。 重机枪的全枪重量较大,通常需要分解后进行搬运。 通用机枪或称为两用机枪,具有较高的灵活性,既可以作为轻机枪使用,也可装配在枪架上作为重机枪使用。 大口径机枪则主要用于打击空中目标和轻装甲车辆。 机枪的结构包括枪身和枪架或枪座,采用的自动方式主要是导气式,部分机型采用枪管短后坐式或枪机后坐式。 为了适应连续射击,机枪的枪管壁较厚,热容量大,部分机型可迅速更换过热的枪管。 供弹方式以弹链为主,也有采用弹匣供弹的方式。 坦克机枪和航空机枪,多采用电控发射机构。 此外,高射机枪和舰用机枪通常采用多管或多枪联装方式。 历史上,1851年,比利时工程师设计的世界上第一挺机枪。 随后,各国开始改进设计,如法军将其改为手动曲柄操作的多击发机构。 美国内战期间,理查德·加特林的手摇式机枪首次投入战场使用,而H.S.马克沁则在1884年成功应用枪管短后坐自动原理的机枪。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机枪的战场作用变得尤为明显,尤其是在索姆河会战中,英军的进攻受到了德军机枪的强大抵抗。 W.O.H.麦德森设计的轻机枪和后来的MG34通用机枪,为步兵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 在解放军的山地作战训练中,重机枪班的组成和配备具有显著的战术特点。 一个完整的班组由八名士兵组成,他们装备了两挺89式重机枪,这种机枪因其较轻的重量而著称,全重26公斤,其中枪身重17.5公斤,枪架重8.5公斤。 携带重机枪枪身的士兵需承担枪身和个人武器的重量,总共超过20公斤。 此外,负责运送枪架的士兵以及负责备用枪管的士兵,也各自背负着不菲的重量。 他们每人需携带四个装有50发54式12.7毫米机枪弹的弹箱,每箱子弹重约7公斤。 士兵们在五公里的急行军后,需迅速进入战斗位置,组装机枪。 全球范围内,解放军是少数几个将12.7毫米口径重机枪纳入步兵班级装备的军队。 这种安排主要得益于89式重机枪的轻便特性。 在山地环境中,车载武器的机动性受限,而步兵携带的重机枪则可以利用山地的开阔视野,进行远距离直射。 然而,重机枪的拆装和运输都较为繁琐,士兵们在行军状态下需分别携带枪身、枪架和弹药,这在突遭攻击时可能导致反应速度不足。 此外,一旦班组成员未能同时抵达阵地,可能会出现有枪无弹的局面。 随着现代战争的演变,传统徒步的步兵作战方式逐渐让位给了更现代化的机械化步兵。 这一转变始于二战时期的摩托化军队,步兵开始依赖各类机动车辆进行快速移动。 在当代,步兵部队在战场上的行动几乎完全依赖于各式装甲车辆的支持。 在现代军队中,步兵战车的使用普遍,这些车辆装备了自动火力武器。 一个典型的步兵班配置包括7到9人,虽然这比二战时期的12人编制有所减少,但得益于现代自动武器的普及,其火力却远超以往。 中国的机械化步兵班装备有95式班用机枪和88式通用机枪。 除了自动步枪和班用机枪之外,步兵班还装备了携带榴弹发射器和狙击步枪的特种武器。 较重的火箭筒如69式40毫米火箭筒已不再作为常规装备。 与二战时期笨重且主要用于高射的重机枪不同,现代重机枪通常指的是12.7或14.5毫米高射机枪。 这些重型机枪通常装备在越野车或装甲运兵车上。 虽然它们在必要时可以从车辆上卸下来进行地面部署,但通常情况下并不这样做。 虽然一些国家如美国仍然保留使用M2勃朗宁12.7毫米重机枪,但这些重机枪通常也是车载的。 美军中的勃朗宁重机枪,尽管已经有百年的历史,但仍未完全退出现役。 参考文献:[1]刘强,周克栋,李东昊,陆野,赫雷,任海钺.某埋头弹机枪拨弹杠杆动力学分析及优化[J].振动与冲击,2024,43(8):186-192
出于人性的光辉。[得瑟][得瑟][得瑟][得瑟][得瑟]
狗公知文
谢谢科普
都特么啥年代了还有人到处传这脑残文[抠鼻]
抬高是射杀远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