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搬运工系列之樊登老师“帆书”讲书系列之——《病者生存》(2)…… 讲书人简

识赛谈生活情感 2024-11-09 08:06:34

知识搬运工系列之樊登老师“帆书”讲书系列之——《病者生存》(2)…… 讲书人简介: 金铂.医学博士、神经外科医生 北京卫视《我是大医生》栏目专家主持人 荐语: 在我们的认知里,疾病通常都是危害生命的,而本书却告诉我们,有些疾病延续了人类寿命。糖尿病曾帮助人类度过寒冷时期、胆固醇可能并不是坏事、血色素沉积症能提高人对鼠疫的抵抗力…… 什么样的难关?这要从铁元素的作用说起。 铁元素是自然界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元素。它对人体很重要,首先,会帮助我们合成酶。如果没有酶,人很多的生命功能没办法完成。其次,铁元素还携带氧气,我们的红细胞之所以能运输氧气就与它密切相关。 因此,如果一个人缺铁,就会引发一种疾病,叫作缺铁性贫血。现在很多女孩为了身材苗条,经常不吃肉,再加上每个月有月经,所以,大概有20%处于经期的女性,会有不同程度的缺铁性贫血。 如果有缺铁性贫血,人就会出现面色苍白、免疫力下降、浑身乏力等表现。 不单对人如此,铁在自然界中同样重要。很多微生物,比如细菌,还有寄生虫,甚至癌细胞,都要依靠铁元素繁殖。 那血色素沉积症和能让人们生存下来有什么关系呢? 14世纪中期,欧洲爆发过一场严重的瘟疫,这就是鼠疫,又被称为黑死病。据说,鼠疫由一些船员带到欧洲,一到欧洲,就快速地蔓延开,而且致死率非常高。据说,当时,鼠疫造成了1/3的欧洲人死亡。 但是,在如此严重的传染病的威胁下,有一些人似乎先天对鼠疫有抵抗力。这些人是什么人?答案可能要颠覆大家的认知了。他们不是青壮年,反而是那些缺乏营养的儿童和老年人。这是因为他们体内缺乏营养导致了铁元素的缺乏,而缺铁让造成鼠疫的细菌没有足够的食物,这类人群就从鼠疫中活了下来。研究表明,人体铁元素含量越高,感染瘟疫的可能性越大。 当然,还有一类人,就是血色素沉积症患者,他们能更有效地对抗鼠疫。 那么问题来了,血色素沉积症不是让人体的铁沉积吗,这类人应该更容易被鼠疫感染才对,为什么它反而能对抗鼠疫呢?其原因是,虽然血色素沉积症患者体内积淀了很多铁,但不是每个部位都有,恰恰有些细胞是缺铁的。其中的巨噬细胞就是铁贫乏。 巨噬细胞是人体的一种免疫细胞。当我们的身体被病原体感染时,它就会迅速地去围剿这些病原体,把病原体吞噬掉,维持我们的健康。 通常情况下,正常人体的巨噬细胞含有大量的铁,这就给一些特殊细菌机会钻空子,比如结核杆菌、鼠疫杆菌。它们被巨噬细胞吞噬之后,非但不会被它杀死,反而会以巨噬细胞内的铁元素为食。于是,它们跟着巨噬细胞游走在身体各处,逐渐地越来越多,直到把巨噬细胞撑破,播散到身体其他部位。所以,这也是结核杆菌、鼠疫难以控制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对血色素沉积症患者,书中说,缺铁的巨噬细胞可以说是免疫系统中的“李小龙”。一方面,这些细菌进入巨噬细胞之后,没有足够的铁元素给它们提供营养,它们的繁殖会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巨噬细胞杀灭细菌的能力也能很好地发挥出来。因此,这些病人反而对鼠疫有了比较强的抵抗力。 所以,这也就解释了后来鼠疫在欧洲的致病率和致死率逐次下降的原因。之前没有抵抗力的这些人可能都死掉了,剩下的大多是对鼠疫有一定抵抗力的人。而这些有血色素沉积症的人,会把这个致病基因遗传给下一代,接着代代相传。最后,血色素沉积症便成了遗传性疾病中的一员。 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当一个疾病会立刻威胁生命,而另一个疾病的基因可能会导致一个慢性病,但不会马上威胁人的生命,同时,它刚好能抑制另一个疾病,提高人的生存率时,人体就会两害相权取其轻,保留下这个疾病基因。因为首先,我们要保证人能活下去。基于这个原理就产生了“病者生存”的现象。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

0 阅读:0
识赛谈生活情感

识赛谈生活情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