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春,国民党少将叶蓬求见陈诚,陈诚看了名片后,随手扔到纸篓,对副官说:“

沐白史记鹿 2024-11-08 00:08:01

1938年春,国民党少将叶蓬求见陈诚,陈诚看了名片后,随手扔到纸篓,对副官说:“这样的人,今后大门都不要让进。” 1938年,当时国民党一名赫赫有名的少将求见陈诚,但是当陈诚看见名片以后,随手丢进一旁的纸篓中,并且还对自己的副官严厉说到,以后这样的人,连大门都不让进,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叶蓬可不是出身贫寒,他是湖北黄陂一个大地主家的公子。优渥的家境和父母的溺爱,养成了他胆大妄为、骄横跋扈的性格。 十七岁那年,还在保定军校读书的他,暑假回家探亲,竟因为父亲纳妾一事,差点枪杀了自己的父亲。 虽然子弹卡壳,但这足以窥见他性格中暴戾的一面。叶父从此对他多了几分忌惮,叶蓬在家乡也被贴上了“心狠手辣”的标签。 叶蓬从保定军校毕业后,靠关系成了军事裁判所的监狱长。这看似光鲜的开端,却为他后来的堕落埋下了隐患。 当时叶蓬在裁判所,他染上了鸦片瘾,挥霍家产,也沾染了官场的腐败习气。他精明、能干,但也善于作伪,满脑子都是功名利禄。 在夏斗寅手下任职期间,他表面上温和待人,背地里却滥用职权,中饱私囊。他在审理“九江帮”鸦片案时,表面上判得公正,背地里却敲诈了20根金条。这“两面派”的作风,贯穿了他之后的人生。 叶蓬懂得在乱世中生存的窍门,知道只有靠军队才能稳住自己的位置。他为了稳固自己的位置,主动跟有权力的人拉关系。 中原大战后,他火速安排妻子前往南京,给何应钦、宋子文送礼,为自己谋求更高的职位。他甚至不惜帮宋子文解决私运烟土的麻烦,只为攀上这棵大树。 在他的“努力”下,他一路高升,最终当上了武汉警备司令,实现了人生的第一次飞跃。然而,叶蓬的野心和手腕,也为他招来了祸端。 他被政学系视为眼中钉,屡遭打压。他被撤掉了武汉警备司令的职务,这对他是个很大的打击。 他对杨永泰、张群等政学系人物恨之入骨,甚至策划了刺杀张群的行动。虽然刺杀没成功,但这件事彻底改变了叶蓬的人生。 刺杀张群失败后,叶蓬本应受到严惩,但在何应钦等人的帮助下,他竟然逃脱了法律的制裁。这次经历让他看清了国民政府内部的腐败和黑暗,也让他对权力更加渴望。 汪精卫投敌后,向他抛出了橄榄枝。面对汪精卫的拉拢和周佛海的劝说,叶蓬最终决定背叛国家,加入了汪伪政权。 在汪伪政府中,叶蓬担任了多个要职,他公开发表汉奸言论,为日本人摇旗呐喊,为建立“大东亚共荣圈”出力。 他大摇大摆地走进了武汉绥靖公署,却发现自己的地位不过是个傀儡,什么事都得听日本人的。 后来他成立了自己的军队,却发现武器装备都要由日本人控制。他表面上过得很好,但其实心里总是提心吊胆,活得挺小心的。 汪精卫死后,叶蓬预感到大势已去,他开始为自己寻找退路。他试着联系重庆政府的特务,想释放一些抗日分子,以表示自己已经改过自新。 日本投降后,他很快就变成了国民党第七路军的总指挥。他拉拢旧部,扩充势力,妄图在乱世中保全自己。 不过,他的过去罪行最终还是没能逃脱历史的惩罚。在昔日仇敌的算计下,叶蓬被捕入狱。为了保命,他写了20多万字的自述,解释说自己是“曲线救国”。 然而,他的诡辩没能打动任何人。最终,他被判了死刑,刑场上的掌声中,他走了上去。 叶蓬的故事,是一个警示,提醒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要坚守底线,勿忘初心。只有这样,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一个无愧于心、无愧于时代的名字。 信息来源:《走上汉奸歧途的叶蓬》

1 阅读:4369
评论列表
  • 2024-11-08 07:20

    太差文字

  • 大海 12
    2024-11-08 14:43

    不抗日,反作汉奸。可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