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93岁的于凤至走到生命尽头,她想用6亿元遗产换取和张学良合葬的机会,张学良得到消息,断然说:“钱可以收,合葬不可能!” “这是乱世、乱世,你懂吗?身不由己是这个时代的特色,即使像你我这样有权有势的,还不一样被大势所裹挟?” “可是父亲,这是我自己的婚事,我不会接受一个素未谋面的人成为我的妻子,更不会答应您这种自作主张的做法” 张学良和他的父亲张作霖仍在争吵着,这样的对话已经不知道是第几回了,每次争辩内容都是这几句,但是父子二人没一个愿意让步,为此还打碎了几件家里的古董。 最终,张学良的母亲看不下去了,挺身而出充当中间人,提议张学良先娶此女,日后要是有钟情者,可纳为妾室。 看到母亲的苦口婆心,张学良退了一步,对这件事情答应了下来。 要娶的女子叫做于凤至,要说这于家可是大有来头,于凤至的父亲于文斗在当地经营着买卖粮食的生意,要知道,战乱时期,粮食有时候比命都重要。 于家也因此成为了当地的大户,虽然是商人之家,但于文斗的受教育水平颇高,也因此很是重视女儿于凤至的教育问题。 在小时候就培养于凤至在艺术上的训练,这样的素质教育让于凤至成为当地有名的大家闺秀,也曾收到许多人的追求和赞美。 作为东北王的张作霖自然也听闻了这位于家的大家闺秀,在他看来,儿子张学良已经到了适婚的年龄,这位于凤至作为自己儿子的妻子实在合适不过。 于是便登门前去提亲,于文斗听闻是张作霖前来提亲,不仅大喜过望,同在东北生活,张作霖这三个字可谓是响当当的大名。 对于张学良和于凤至的婚事自然是满口答应,而于凤至对这个年轻军官张学良也有着自己的敬仰之情。 但是当这件事情传到张学良的耳朵里时,整件事情都发生了变化,受过高等教育的张学良无法理解父亲瞒着自己擅自提亲的行为。 在他看来,爱情是自由的,追逐爱情是每个人的自主行为,而非像父亲这般强迫。 争吵声一天天响起,终于在张学良母亲的建议下,张学良答应了下来。 但是,张学良把所有的怨念都放在了这位素未谋面的妻子身上,觉得是她让自己的生活变成了如今这般景象。 随着于凤至来到张家,张学良就如同报复般的往家里带女人,起初还是躲着她,但随着这份怨念越来越深,张学良甚至当着于凤至的面问别的女人喜欢什么。 于凤至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不明白那位英俊潇洒的年轻军官会在自己面前露出如此让人难堪的行为,这件婚事又不是自己做的决定。 然而,无论怎样与张学良交谈,都没能奏效。 直到赵一荻的出现,让于凤至彻底丢失了家庭地位,张学良对赵一荻的追求和爱在于凤至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一件事情,但他偏偏发生在了张学良的身上。 时间就这样过去,变革之事也随之袭来。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遭迫软禁。于凤至为救张学良四处奔波,无计可施之下,最终选择于狱中陪伴张学良一同受禁。 但很可惜的是,在狱中的生活让于凤至突发恶疾,患上了癌症,不得不抛下张学良前往美国进行救治。 1964年,二人解除了婚姻关系,而于凤至成为了张学良的前夫人。 去世之前,于凤至仍心心念念这个她陪伴半生,但从未看她一眼的丈夫,希望通过捐赠自己的全身家当来换取张学良陵墓的合葬。 只可惜,张学良依然坚持了自己的想法,没有答应这个“无礼”的请求。 于凤至的一生,是悲惨的一生,她从未自主的参与过什么人生道路,一切都如同小溪中的一片绿叶,随波逐流,岸上的爱人从不曾对她展示过丈夫的爱恋,反而对她冷眼相看。 但即便如此,于凤至仍然忠心于自己陪伴了半生的丈夫,直到生命的最后尽头。
老张和于凤至生了好几个孩子呢,不喜欢人家上人家?小编胡说八道
生在富贵人家却没有完美的人生,带着一生的遗憾走了。
胡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