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为什么解体了,网上的理由说了一大堆,其实真正的原因只有一个既得利益者已经把国有资产刮分一空。如果再不解体1无法对全国人民交待。2侵吞的财产无法合法私有化。所以当时执政的苏联共产党的高级官员,联手推动了苏联的解体。 西方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进入以金融资本为主导的全球化新阶段,而苏联及其东欧盟国则继续沿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其经济政策,强调工业资本的重要性,认为金融资本是资本主义衰退的表现。 苏联东欧的经济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基于实物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原则,较少使用货币进行交易。实际上,苏联和东欧国家之间存在一个经济合作与互助的机制,通过“经互会”进行物资调拨。 而不依赖货币交易,这使得苏联东欧在统计上显示的经济增长速度不如采用货币化经济的西方国家。 在非货币化体制下,苏联东欧的经济增长并没有完全停滞。苏联的货币卢布,与美元的汇率在解体前相当稳定,显示其内在价值较高。此外,苏联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福利政策,如为有一定工龄的职工分配园地等,这些都体现了其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特点。 然而,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西方金融资本的影响力扩大,苏联东欧体系未能适应这种变化。许多发展中国家引进西方的技术和设备,逐步转变其经济体制,苏联东欧体系的经济增长方式因此与全球主流出现了明显的分歧。 到了20世纪末,全球经济统计方式普遍转向以GDP为主,这种转变进一步放大了苏联东欧与西方国家在经济表现上的差距,显示出苏联东欧在货币化经济体系中的弱势。 因此,当全球经济环境要求更多的货币化交易和金融活动参与时,苏联东欧的非货币化经济体制显得越来越不适应,这也是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经济原因。 此外,在冷战高峰时期,美国采取了一系列战略举措,通过调控国际市场上的关键商品——石油与粮食的价格,对苏联的经济进行了战略性打击。 在1980年代,全球石油价格的人为压低,直接削弱了苏联作为能源出口国的主要外汇来源。与此同时,粮食价格的上调迫使苏联不得不增加对粮食的进口支出,消耗其宝贵的外汇储备。 这种价格操控迫使苏联重点转向国内粮食生产,不得不牺牲其他重要农产品的生产,如果品和蔬菜,导致这些产品的供应短缺。这一供应不足引起了普遍的民众不满,逐渐形成了对苏联集权经济体制的广泛质疑,进而激发了变革的社会动力。 在国防领域,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进一步扩大了美苏之间的技术和财政差距。苏联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投入巨大资源进行太空竞赛,这不仅加剧了其经济的负担,还不可避免地削弱了对民用消费品和基础设施的投资。 结果是,苏联国内的生活质量和消费者满意度普遍下降,进一步加剧了国内的经济和政治压力。 这些外部和内部的压力汇集成一股力量,最终促成了苏联东欧政权的动荡与变革。苏联领导层的更迭,从勃列日涅夫到戈尔巴乔夫,带来了政治改革的尝试,但改革并未能在短时间内挽救苏联日益恶化的经济困境。 到1989年,东欧的政治结构开始动摇,1991年,苏联的正式解体标志着这一地区集权体制的崩溃。 同时,西方国家还利用软实力塑造国际政治舞台的“政治正确”,通过文化、媒体、和教育渠道传播其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形成了一种影响力。巧实力则表现在其通过各种手段影响其他国家的内政,甚至发动内乱。 苏联解体期间,美国的经济和金融危机使其对外实施更加激进的经济政策。苏联解体为西方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西方国家利用硬通货涌入苏联,对其尚未货币化的资产进行了一次深度的收割,这不仅减轻了自身的经济压力,也重塑了全球经济的力量格局。 在全球政治中,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将自身定位为债务列强,试图通过软实力和巧实力来维持其全球霸权。在俄乌冲突中,除了硬实力的军事对抗外,背后的软实力和巧实力的竞争同样激烈。 美国通过构建政治正确的话语体系,试图在国际舞台上对其他国家发起内乱,以此来赖债和收割债权国的资产。 在鸦片战争之前的例子中,西方国家由于长期的贸易逆差而积累了大量债务,他们通过对中国的两次鸦片战争强制开放市场,从而摆脱了经济困境,这种以战争为手段的帝国主义扩张清楚地展示了西方国家使用软实力和巧实力的早期形态。 西方国家不断调整其全球战略。例如,“星球大战计划”及其后续的版本是美国利用其高技术优势,尝试通过太空军备来确保其在全球的军事和政治优势。虽然该计划最终因成本和技术挑战而被缩减,但其对国际安全环境和核力量平衡的长远影响仍在持续。 参考资料:汪为华作. 一口气读完欧洲史[M].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