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本来不会解体的,美国和北约拼命给波罗的海三国洗脑,骗他们放弃苏联模式,改用资

爱吃凉历史 2024-10-11 15:34:17

苏联本来不会解体的,美国和北约拼命给波罗的海三国洗脑,骗他们放弃苏联模式,改用资本主义模式,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于是拼命挣脱苏联束缚,成功独立,导致苏联解体崩塌。 在20世纪的欧洲版图上,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虽然国土面积不大,总和不足20万平方公里,但其地理位置却具有战略意义。 这三国位于波罗的海东岸,拥有通往大西洋的重要出海口,并且这些港口大多数为不冻港,这一地理优势使它们在历史上多次成为大国争夺的焦点。 19世纪初,沙俄与瑞典经历了两场战争,随着瑞典的衰落,沙俄逐渐强化了对波罗的海地区的控制。 随后,在三次瓜分波兰的过程中,沙俄、普鲁士和奥地利合作,沙俄成功夺取了波罗的海的重要出海口。然而,这种控制并未完全巩固,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打乱了沙俄的计划。 战争期间,苏俄在内部经历了剧变,十月革命后新成立的苏维埃政权稳定性欠佳。1918年3月,苏俄政府为了从战争中脱身,与德国及其同盟国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根据条约规定,苏俄需要在9个月内支付巨额战争赔款,并割让波罗的海三国给德国。 但德国的战败使得条约变得无效,苏俄尝试重新控制这些领土未果,因为波罗的海三国坚决反对回归苏俄统治。 1920年代,波罗的海三国宣布独立,并逐步在国际上获得认可。1934年,为了保护自身安全并改善经济状况,三国签订了《波罗的海公约》,此举标志着它们在保持地区安全和政治独立方面采取了合作态度。 在1930年代末期,随着全球政治格局的动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逐渐逼近,波罗的海三国虽力图维持中立,却无法摆脱大国政策的影响。1939年,苏联与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暗中划分了东欧的势力范围。 在这份条约的安排下,苏联向德国支付750万美元,将上述三国纳入自己的影响范围。此举未获得这些国家的同意,苏联的政策显然是帝国主义的延续。 条约签署仅一个月后,苏联迅速与这三个国家签订了所谓的互助条约,实际上是为了在这些国家驻军铺路。 1940年,苏联借助德国侵袭的机会,进一步加强了对这些国家的军事和政治控制,通过在三国扶植亲苏的政府,并以这些国家有可能勾结德国为由,加大了军事存在。这种压力下,波罗的海三国被迫加入苏联,成为其加盟共和国。 尽管从表面上看,这些国家成为了苏联的一部分,但它们从未在文化或民族感情上与苏联融合。与中亚的情况不同,波罗的海国家保持了较强的民族认同和文化独立性,这种差异在苏联内部民族问题的加剧中逐渐显现。 斯大林时期,苏联对民族问题采取了强制性的措施,如大规模的民族迁移和流放。波罗的海三国作为苏联的新成员,也遭受了这些政策的影响,导致民族矛盾不断。到了1980年代末,苏联内部问题增多,民族问题更是成为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 1989年,波罗的海三国掀起了空前的民族主义运动。立陶宛首先宣布苏德条约无效,并宣称1940年加入苏联的声明非法。 紧随其后,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的人民在三国首都之间组成了长达600公里的人链,被称为“波罗的海之路”。此活动表达了人们对自由和独立的渴望,强烈反映了民族自决的决心。 1990年3月,立陶宛在最高苏维埃会议通过决议后,宣布终止其作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身份,重新确立为立陶宛共和国。此举不仅是立陶宛独立运动的关键转折点,而且立即采取了行动控制国家边境,并开始驱逐境内的苏联军队。 在立陶宛宣布独立之后,苏联中央政府并没有坐视不管,尝试通过经济手段遏制立陶宛的独立行动。 戈尔巴乔夫政府对立陶宛实施了为期74天的经济封锁,切断了对其的石油和电力供应,试图迫使立陶宛放弃独立。然而,由于苏联内部问题丛生,加盟共和国的控制力已大不如前,这一策略并未能完全奏效。 在此背景下,1991年8月的政变(即8.19事件)促使苏联政府不得不调整对波罗的海国家的政策。随着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宣布废除与苏联的合并协议,波罗的海三国的独立运动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国际社会对波罗的海三国的独立反应迅速且普遍支持。瑞典、芬兰和波兰等邻国第一时间提供了政治和经济援助。 随后,法国、美国和德国等西方大国也进行了友好访问,归还或解冻了这些国家在各自银行中的资产,并确保了对其经济的支持。这些国家的独立不仅得到了确认,也逐渐融入了国际社会。 1991年9月17日,波罗的海三国的独立地位得到了全球的认可,正式成为联合国的成员国。进入21世纪,波罗的海三国于2002年成功加入北约。 参考资料:周尚文,叶书宗,王斯德著. 苏联兴亡史[M]. 2002

0 阅读:67
评论列表
  • 2024-10-11 23:48

    苏联解体是历史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