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湖南一女子为躲避敌人,带着9个月的婴儿藏到山中。当敌人越来越近时,突然,她解开了衣扣…… 这位女子名叫朱引梅,她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生活在动荡不安的时代。她的丈夫涂正坤是一位年轻的革命者,1925年加入党组织,致力于抗击外敌和压迫者。 在那个年代,结婚的仪式简单而朴素,朱引梅的婚纱是用旧军装改制而成,可见那个时候,他们的生活是多么不易,但两人在一起,便是幸福的。 然而,命运的无情在1939年6月12日降临。涂正坤在平江的通讯处工作时,遭到了国民党的突袭。那些凶狠的敌人带着武器,冷酷无情地包围了通讯处。 就在涂正坤与几名同志准备应对时,枪声响起,鲜血四溅。他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敌人击倒,留下了朱引梅和他们年仅九个月的儿子涂明涛孤身一人。 噩耗传来,朱引梅的心如刀割。她无法相信,自己的丈夫被无情的子弹夺去了生命。 她在整理丈夫遗物时,发现了藏在衣柜深处的几块金条,那是涂正坤为党组织筹措的活动经费。 朱引梅心中一震,这不仅是金钱,更是丈夫对革命事业的承诺。她知道,自己必须将这些金条安全地交还给组织。 在村民们的帮助下,朱引梅和儿子连夜转移到谢江荷包洲,然而,敌人的追捕并没有停止。她抱着孩子,在漆黑的夜里,沿着崎岖的山路一路逃亡。 为了保护这笔金条,朱引梅将其缝在了贴身的衣服里,白天黑夜都不离身,她的心中充满了恐惧,但她并没有因此放弃。 敌人的枪声就响彻在身边,朱引梅躲在暗处,本来这样是不会被敌人发现的,可是就在这时,孩子听到枪声后,突然哭了起来。 朱引梅担心引起敌人的注意,于是解下衣扣,给孩子喂奶,终于,孩子安静了下来,而她们也因此躲过了敌人的追捕。 在深山中,朱引梅找到了一处山洞,勉强安顿下来。这里的生活极为艰苦,四周静谧得让人心慌,只有偶尔传来的风声和树叶的沙沙声。她和儿子靠挖野菜、摘野果维持生计,时常面临饥饿的威胁,但即使如此,她宁愿乞讨,也未想过用那些黄金。 朱引梅从未在一个地方待超过两个月,心中始终警惕着敌人的到来。她知道,自己必须保持警觉,不能被敌人发现。 随着时间的推移,朱引梅和涂明涛在湖南、湖北一带流浪了整整十年。十年间,她的面容逐渐被岁月侵蚀,头发变得斑白,身体也变得瘦弱。 然而,她始终没有动过那几块金条的念头。每当她看到儿子在艰苦的环境中挣扎求生,心中便涌起一股强烈的责任感。她明白,自己不仅要活下去,更要活得有尊严,为丈夫的理想而奋斗。 1949年,历史的转折终于来临,平江解放了。朱引梅带着涂明涛回到了故乡,心中充满了激动与期待。她知道,自己终于可以将那沉甸甸的金条交还给组织,完成丈夫的遗愿。 她走进平江县委,身上的衣服像是被老鼠啃咬过的无数块破布拼成的,然而她的眼中却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当她将包裹打开,露出那一斤多的黄金时,所有人都愣住了。没有人会想到,这位衣衫褴褛的女子,竟然身藏如此巨额的财富。 朱引梅微微颤抖着,声音哽咽地说道:“这是我丈夫涂正坤生前留下的黄金,我一直在等待这一天,今天终于可以交还给组织了。”她的声音虽然微弱,却充满了力量。 除了那12两黄金,朱引梅还交出了自己仅有的4两嫁妆,作为十年来未交的党费。她的无私与坚韧,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朱引梅并不在意外界的赞美,她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对丈夫的承诺与对党的忠诚。 后来,湖南省财政厅为朱引梅批了一笔钱,用于购房。这是对她多年辛苦的补偿,也是对她无私奉献精神的认可。 然而,朱引梅却始终保持着谦逊与低调。她没有因为这笔钱而改变自己的生活,反而更加努力地教育涂明涛,让他铭记父亲的牺牲与革命的信念。 朱引梅的故事,成为了那个时代无数革命者的缩影。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什么是信仰,什么是责任。 在艰难的岁月中,她不仅是涂明涛的母亲,更是一个坚韧不拔的革命者。即使生活再艰苦,她始终没有放弃对未来的希望与追求,始终坚守着对丈夫的承诺。
(信息来源:安徽纪检监察网——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从“背着黄金去乞讨”中感悟共产党员初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