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名昭著的人性实验——问:让好人变坏需要多长时间?,美国斯坦福心理学教授:只需6天,也许更短…… 在上个世纪70年代,很多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性格和行为是由自己决定的,但一位名叫菲利普的心理学教授却持反对意见,他认为人的性格和行为更多的是受所处环境的影响。 菲利普为了验证这一观点,便在任教的斯坦福大学,开展了一场测试人性的心理学实验,也就是后来臭名昭著的斯坦福监狱实验。 这场实验是在1971年展开的,实验地则是斯坦福大学内的一间空置教室,菲利普带领他学生将其改造成了监狱。 这起实验的参与人员除了菲利普和他的学生外,还有24人,他们都是菲利普以15美元的报酬,招募来的普通市民。 菲利普将这24名市民分成了3组,其中一组是9人的狱警队伍,另一组则是9人的囚犯队伍,最后剩下的6人为一组,做为替补成员,如果前两组队伍出现了人员缺失,便由替补人员顶上。 另外,菲利普不仅是这场实验的主导者和观察者,还亲身参与了实验,他亲自出任了监狱的监狱长一职,在做完所有前置工作后,这场考验人性的实验正式开始了。 实验的第一天,所有参与人员都还没有进入状态,特别是24名普通市民,因为提前知道这只是一起实验,所以心态非常放松。 不管是扮演狱警的市民,还是扮演囚犯的市民,都没有进入角色,这两个本应对立的阵营,竟然有说有笑的聊了起来。 这显然不是菲利普想要看到的场景,于是在第一天晚上,菲利普就给扮演狱警的市民做了工作,加强了他们手上的权利,并刻意引导他们对扮演囚犯的市民使用手中的权利。 菲利普的做法,确实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扮演狱警的市民在品尝到权利的快感后,便开始沉浸到了角色之中。 但被权利践踏过的,扮演囚犯的市民却不干了,他们不仅扬言要退出试验,还将牢房的门给堵了起来,不让狱警和菲利普进入。 这个结果出乎了菲利普的预料,他之前预测过扮演囚犯的市民可能会反抗,却没想到他们会产生退出试验的想法。 为了开展这项实验,菲利普付出了很多,他无法接受实验刚开始就要失败,但他又想不出阻止扮演囚犯的市民退出试验的理由,这让菲利普非常头疼。 而就在这时,一件更出乎菲利普预料的事情发生了,那些扮演狱警的市民,竟然主动出手帮菲利普解决了问题。 只见这些“狱警”拿着警棍,强行破开了被堵住的牢房门,然后冲进去就是一顿乱打,将所有“囚犯”打倒在地。 随后,“狱警”找出了带头造反的“囚犯”,将其关进了小黑屋,然后要求剩下的“囚犯”做俯卧撑来作为犯错的惩罚。 一些“囚犯”起初还反抗,但抵不住“狱警”的暴力手段,最后只能屈服于“狱警”的淫威之下,老老实实趴在地上做起了俯卧撑,就这样,这起“囚犯”造反事件被“狱警”以暴力手段给压了下去。 此事过后,“狱警”们品尝到了权利和暴力带来的快感,开始尽情释放心中的恶,他们辱骂“囚犯”、殴打“囚犯”、关“囚犯”小黑屋、让“囚犯”用双手擦拭马桶…… 总之,这些在实验开始前,还很和善的普通市民,已经彻彻底底代入到了“狱警”的角色,甚至比真实的狱警还要更可怕。 在“狱警”们肆意释放恶念之下,“囚犯”们变得乖巧起来,他们就像真的变成了因罪入狱的囚犯一样,甚至犹有过之。 这些曾经开朗乐观的“囚犯”,脸上再也看不见笑容,只剩下恐惧和茫然,他们每天低头躬腰,如同蚂蚁般卑微的活着。 而这种改变,仅仅只用了6天时间,更准确的说,只有5天时间,不管是“狱警”还是“囚犯”,都真正代入到了扮演的角色中,甚至犹有过之。 在他们身上,再也看不到本来拥有的乐观开朗和善良,就好像他们的性格本就如此,只是之前被压抑了而已。 其实,不仅“狱警”和“囚犯”的性格出现了巨变,就连实验的主导人,菲利普教授的性格也出现了变化。 身为一名教书育人、引人向善的大学教授,菲利普本应该在实验出现问题的第一时间,就立马叫停实验。 可菲利普并没有这么做,他沉浸在了监狱长这个角色中,默然的看着“狱警”们挂着邪恶笑容施暴,看着“囚犯”们满脸恐惧的挣扎、哀嚎。 好在,这起实验在造成更可怕的恶果前被叫停了,而叫停这起实验的人,是菲利普的未婚妻克里斯蒂娜。 克里斯蒂娜也是一名心理学专家,但她并未参与此项实验,而是在实验开始后的第6天,做为菲利普的家属,来实验地观看。 当克里斯蒂娜看到“狱警”们是如何施恶,以及“囚犯”们是如何卑躬屈膝苟活时,她立即意识到实验不能继续下去了。 于是,克里斯蒂娜强行要求菲利普终止了这项实验,就这样,这项本预计进行14天的心理实验,在第6天就被提前终止。 不过,虽然实验被迫终止,但实验的目的却达到了,这项实验证明了菲利普的观点,人的性格和行为,确实受到环境影响。 但实验的代价太重了,所有参与实验的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很多市民在事后都出现了无法融入正常生活的情况。 文/西凉烟雨
臭名昭著的人性实验——问:让好人变坏需要多长时间?,美国斯坦福心理学教授:只需6
西凉烟雨色
2024-11-04 18:38:32
0
阅读: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