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6月4日,张作霖在皇姑屯遇袭后,据他的卫兵温守善回忆,大帅在被抬回府的

麒阁天下事 2024-10-31 17:27:07

1928年6月4日,张作霖在皇姑屯遇袭后,据他的卫兵温守善回忆,大帅在被抬回府的途中一直在问:是谁干的,逮住没有?当得知是日本人时,张作霖狠狠地说了句:“打!” (来源:齐鲁壹点:川岛芳子通过色诱成功炸死张作霖,看皇姑屯事件始末) 东北的肥沃黑土地,一直以来都是各个势力都想争夺的宝地。 20世纪初,军阀混战,列强环伺,东北的命运更是飘摇不定。 1928年6月4日清晨,一声巨响,震动了整个中国,也彻底改变了张氏父子的命运,更将东北推向了更加动荡的深渊。 日本对东北的野心由来已久。 早在上世纪初,1915年,日本就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二十一条”特别苛刻。 日本借此企图控制东北地区,将其变成自己的殖民地。 张作霖,这位出身草莽的东北王,虽然也曾与日本人合作,但他始终不愿完全屈服于日本的控制。 他拒绝履行“二十一条”中关于南满与东蒙古农工业的中日新约部分,这无疑触动了日本人的神经,使他成为日本称霸东北的最大障碍。 张作霖态度强硬,日本想把东北拿下,就必须先解决掉他。 于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暗杀行动开始了。 川岛芳子,一个传奇女人,在男人的伪装下,却成为一名女间谍。她在皇姑屯事件中做出了关键的贡献。 她受命于日本人,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和手段,接近张作霖身边的人,打探张作霖的行程。 川岛芳子调戏了张学良一个副官,从而掌握了张作霖回程的详细情报。 有了准确的情报,关东军高级参谋河本大作开始部署“必死之阵”。 他决定在皇姑屯火车站附近的三洞桥下,用炸药炸张作霖的专列。 虽然张作霖收到过消息,知道日本人怎么搞,但他没怎么放在心上。 他三次变更启程时间,或许是为了迷惑敌人,但最终还是落入了日本人的圈套。 张作霖的行程保密性差,给了日本人可乘之机,最终导致了这场悲剧的发生。 张作霖被爆炸炸伤,医生赶紧把他送回沈阳。 临死前,他意识清醒,知道是日本人下了毒手。 他嘱咐手下,让张学良赶紧回来,不要坐火车,还要把东北军都带回来。 这个“打”字,究竟是要打谁? 成了一个永远的谜团。 张作霖去世对张学良来说打击很大。 他化装成伙夫,秘密赶回沈阳。 见到父亲的遗体,他强忍悲痛,迅速接管了东北的军政大权。 摆在张学良面前的是一个艰难的抉择:是继续与日本人对抗,还是选择妥协? 当时的东北,内忧外患,局势复杂。 日本人虎视眈眈,内部也暗流涌动。 张学良最后选择接受了国民政府的领导。 皇姑屯事件不仅彻底改变了张氏父子的命运,也对中国历史走向产生了巨大影响。 张学良人生中,父亲的去世对他影响很大。 他从一个纨绔子弟,变成了一个肩负重任的东北领袖。 他开始更加重视情报工作,对保密工作也更加谨慎。 后来的西安事变,他甚至将戴笠都蒙在鼓里,可见他对情报保密工作的重视程度。 对中国来说,皇姑屯事件加速了中国政治局势的演变。 张学良的这个举动,虽然让国民政府看起来统一了,但同时也让中国内部的矛盾变复杂了。 只有国家强盛,我们民族的尊严和安全才能得到真正保障。 落后会让国家处于被动状态,所以我们必须不断进步,才能屹立于世界舞台。 日本当年发动皇姑屯事件,就是因为他们眼红中国东北,想要侵略扩张领土。 东北地区资源众多,地处重要方位,吸引了日本的贪婪目光。 日本控制东北,就能得到很多资源,而且对整个亚洲的军事影响力也会很大,这会让它更容易进攻中国甚至其他亚洲国家。 张作霖的复杂角色:张作霖作为东北的实际统治者,在与日本的关系上,采取了一种复杂而微妙的策略。 他一边和日本人合作捞好处,一边又有点不甘心,不愿意完全听日本摆布。 这种摇摆不定的态度,最终导致了他与日本人的矛盾激化,也为他招来了杀身之祸。 张学良的艰难处境:张学良在父亲遇害后,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他既要应对日本人的侵略威胁,又要处理东北内部的复杂局面。 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他做出了易帜的决定,这既是为了维护国家统一,也是为了保存东北的实力。 东北易帜的历史意义:东北易帜是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统一的重要标志,它结束了中国长期以来的分裂局面,为国家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东北易帜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问题,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仍在继续,中国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它提醒我们,要铭记历史,珍惜和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0 阅读: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