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毛主席邀已被撤职的粟裕参加上海政治局扩大会议,会前对他说:“你的事

历史有小狼 2024-10-31 16:21:38

1960 年,毛主席邀已被撤职的粟裕参加上海政治局扩大会议,会前对他说:“你的事可不能怪我呀”。主席与粟裕缘分始于瑞金苏区,后主席对其特别情感且着重栽培,粟缔造诸多军事奇迹。 1927年,粟裕响应革命的号召,加入到了毛泽东和朱德在井冈山的部队中。这一年,他成为红军中的佼佼者。 1930年,蒋介石调集了10万大军。 粟裕被任命为由红二十二军缩编成的六十四师的师长。 尽管该师的装备简陋,大部分都是土造的简易武器,粟裕却领导师中的战士们奋勇战斗。 在这次“围剿”中,毛泽东和朱德采取了诱敌深入的策略,选择在根据地中部的龙冈、君埠间设伏。 粟裕在得知张辉瓒部队即将通过龙冈地区的情报后,决定亲自前往侦察。 他与两名战士一起,穿上敌军制服,深入敌阵,成功潜入敌军内部,获取了关键情报。 在一次偶遇敌军士兵时,粟裕机智地用敌军口令应对成功消除了敌军对他的怀疑。 粟裕了解到敌军将加速前进,但尚未决定是否经过龙冈。 粟裕利用这一信息,向毛泽东和朱德建议使用诱饵战术,利用敌军指挥官张辉瓒的急躁心理,将其引入伏击圈。 毛泽东和朱德立即采纳了粟裕的建议,派出部队成功诱敌。 在龙冈四面环山、林深雾重的地形中,红军布下伏击, 张辉瓒部队果然中计,进入伏击圈。 毛泽东在战斗指挥中下达了攻击命令,最终成功歼灭敌军大部。 战后,毛泽东特别表扬了粟裕的战术智慧。 1946年9月下旬,粟裕领导的华中野战军与陈毅领导的山东野战军会师。 在会师前夕,毛泽东发来电示,强调第一战必须取胜。 毛泽东的指示明确,陈毅提出了三套战斗方案。 粟裕细致审视这些方案,最终选定了进攻沭阳之敌为行动计划。 在方案执行的过程中,粟裕深知这份重托意味着无比的责任。 毛泽东针对沭阳地区的战略重要性,特别电示粟裕和谭震林,指示他们必须歼灭侵犯沭阳的国民党第六十九师。 粟裕迅速接电后,立即展开行动,组织24个团的主力,迅速部署兵力,力量是敌人的三倍。 他们先围攻在宿迁、沭阳及新安镇三角地带的敌军,随后在战略上调动兵力。 经过连续几天夜以继日的激战,最终在沭阳地区全歼国民党整编第六十九师,共计2.1万余人。 战后,毛泽东对粟裕的这一战绩表示称赞,特别在1947年12月18日发电祝贺,对所有有功将士进行了嘉奖。 随着1949年全国解放的进程,毛泽东考虑到新中国军队的现代化、正规化需求,特别看重粟裕在军事组织的能力。 在考虑加强总参谋部的建设时,毛泽东首选粟裕担任总参谋长。 粟裕初时甚至提出希望在学校中工作,但毛泽东坚持认为粟裕的才能更应该在总参谋部得到应用。 因此,1951年10月,粟裕被正式任命为副总参谋长,很快他便前往北京就任。 在朝鲜战争期间,他加快航空工业的发展、增设航校和在各大城市建立航空俱乐部等建议,都得到了毛泽东的批准和支持。 在1954年,毛泽东面临了一个重要的决策:选拔新的总参谋长。 他亲自与粟裕进行了一次深刻的交谈。 在这次会面中,毛泽东直截了当地向粟裕透露了中央的决定——粟裕将接任总参谋长。 粟裕自认为不够资格,但毛泽东鼓励他接受这一职位。 粟裕自1954年至1958年,担任总参谋长一职。 在他的领导下,总参谋部在军事策略进行了多项改革。 然而,在1958年的5月至7月间,中央军委召开了扩大会议,粟裕因被错误地批评而被调任为军事科学院副院长。 尽管遭到非议,会议期间,毛泽东还是询问了萧劲光对粟裕的评价。 萧劲光对粟裕的评价正面,认为他为人正直无私。 1972年,粟裕的老上级和战友陈毅去世。 在1月10日的追悼会上,粟裕再次见到毛泽东。 毛泽东对粟裕非常怀念,粟裕深受感动。 粟裕在军事决策上的“三让”精神,成为了后人津津乐道的典范。 1945年,粟裕因认为张鼎丞更适合担任华中军区司令员,而请求中央将自己任命为副司令员。 同样在1948年,粟裕坚持推荐陈毅继续担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自己则在陈毅不在时代理其职务。 在1955年实行军衔制时,尽管粟裕曾三次请求辞去更高职务,包括元帅衔,但他的领导能力使他被授予了共和国大将军衔。 参考文献:[1]王连花,张异翅.“常胜将军”粟裕[J].湘潮,2024(7):50-52

0 阅读: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