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鲁迅花3000大洋买了一套四合院,邀请弟弟全家入住。怎料,因为弟媳一句羞

从南谈历史啊 2024-10-31 15:04:30

这一年,鲁迅花3000大洋买了一套四合院,邀请弟弟全家入住。怎料,因为弟媳一句羞臊的话,弟弟捡起一个香炉砸向鲁迅,并怒道:以后没事别来我家!从此,鲁迅净身出户,被赶出了家门。 1923年,鲁迅一掷千金,花费3000大洋购置了北京八道湾的一套四合院。 新居落成之时,鲁迅特地选在祥和的农历新年,邀请弟弟周作人携妻子羽太信子以及一双儿女,还有最小的弟弟周建人搬进了这个宽敞明亮的四合院。 当时的情形十分温馨,鲁迅和朱安夫妇与弟弟们其乐融融,尤其对侄子侄女们疼爱有加。 鲁迅虽膝下无子,却视这些小侄儿如同己出,经常带他们在院中嬉戏玩耍,讲故事。那个春节,注定是鲁家最后一次整整齐齐,完完满满的团圆。 鲁迅万万没想到,他悉心选择的这处房产,竟会成为日后家庭破碎的罪魁祸首。罪魁祸首并非房子本身,而是二弟媳羽太信子。 这个当初在日本给周氏兄弟做女佣的女子,因为与周作人日久生情而结为夫妻。她虽然出身贫寒,性格却桀骜难驯。 嫁入周家后,很快便把持了八道湾大院的家政大权。 更令人咋舌的是羽太信子的奢侈挥霍,她出门必用小汽车接送,请了一个司机专门接送孩子上学,家中雇佣多达六七人,饭菜稍有不合口味便全部倒掉重做,家里的物什从衣食住行到装饰品,全都要托人从日本买最贵的。 如此这般,鲁迅兄弟三人辛苦工作得来的薪水和稿费,在羽太信子手里犹如流水,花得是挥金如土。 眼看着辛辛苦苦挣来的钱被弟媳挥霍一空,鲁迅愤懑不已却又无可奈何。 他几次旁敲侧击,试图让弟弟周作人能管管妻子,但周作人对妻子言听计从,非但不加约束,反而怪罪鲁迅多管闲事。 再加上弟媳在背后挑拨离间,兄弟俩的矛盾与日俱增。 终于,在一个晚上,羽太信子借故羞辱了朱安,鲁迅忍无可忍与她发生争执。 周作人闻讯赶来,非但不制止妻子,反而拿起案几上的香炉冲着鲁迅的脑袋就砸了过去,口中怒吼道:"以后没事别来我家!" 鲁迅虽躲过了头部重创,肩膀却被砸出了一个大口子,鲜血直流。 他默默处理了伤口,愤然离开。从此,这个曾经恩爱的兄弟,反目成仇,老死不相往来。 那一晚的不欢而散,成为周氏兄弟决裂的导火索。 第二天,周作人便送来了一封言辞恳切却又冰冷疏离的信函。信中他自称"鲁迅先生",称呼如此生疏,令人感到兄弟情谊已如薄冰。 周作人在信中提出,要求鲁迅"以后不要再到后边院子里来",并表示"没有别的话"。鲁迅读罢此信,悲愤交加,当即决定搬离这个他倾注心血的大院。 然而此时鲁迅囊中羞涩,为了安置妻子,他不得不四处借钱。 好在在友人的帮助下,鲁迅很快便在附近的砖塔胡同61号找到了一处小院,匆忙付了800大洋订金。 就这样,曾经意气风发的鲁迅,如今却像个失意人一般,被逼得净身出户。 他的"家"由自己一手建立,却容不下他的身影。 尽管伤心欲绝,鲁迅还是牵挂着大院里的书籍和物什。1924年6月的一天,他特意绕道回了一趟八道湾,想取回一些日常用品。 然而等待他的,却是弟弟夫妇的百般刁难。 据鲁迅后来回忆,周作人和羽太信子对他拳脚相加,叫骂羞辱,逼得鲁迅不得不仓皇而逃。 更令他痛心的是,连向来疼爱自己的老母亲,都在弟媳的挑拨下对他横眉冷对。 文坛巨匠就这样被至亲至爱的家人赶出了家门,这般凄凉的处境,令他百感交集。 鲁迅以"宴之敖者"为笔名写下一段话,字里行间满是自嘲:"宴从家,从日,从女;敖从出,从放。我是被家里的日本女人赶出来的,这就是'宴之敖者'名字的由来。" 同时,他还特意选了"宴之敖者"作为新居的匾额,时刻提醒自己受到的屈辱与不公。 可以说,羽太信子就是周氏兄弟反目的罪魁祸首。 她出身贫贱,却贪慕虚荣,嫌贫爱富。鲁迅性格耿直,不愿阿谀奉承,羽太信子便处处与他作对。 据悉,羽太信子曾当着孩子们的面,辱骂鲁迅朱安夫妇是"孤老头""恶婆娘",并扬言要让他俩"冷清死"。 她还三番五次挑拨周作人,说鲁迅不尊重他们夫妻。周作人昏聩无知,竟对妻子言听计从,最终酿成大错。 周家老母亲鲁瑞去世前曾叹息道,大儿子鲁迅"对二太太有意见",可见她是看出了问题所在的。 鲁迅的学生许寿裳则披露,羽太信子经常在背后编排鲁迅的隐私,对鲁迅恨之入骨。 诸多细节印证,这场家庭悲剧,始作俑者正是这个来自异国的弟媳。 可叹两位民国文坛巨擘,竟因家庭琐事而反目成仇,老死不相往来。 周作人晚年颠沛流离,郁郁寡欢,临终前竟说"我对不住大哥"。 鲁迅虽然意气风发,文章继续称雄文坛,内心却始终有一块结痂的伤疤,阴魂不散。 那些与亲人相处的快乐时光,如今回想起来是那般短暂,那般不真实。造化弄人,原本亲密无间的兄弟,竟因一个女人而反目,实在令人惋惜不已。

0 阅读: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