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上海,女子手机丢在网约车上,承诺给司机600元送还手机。可司机耽误3个小时给女子送回手机后,女子却当面反悔一分不给!司机:“你怎么能骗人呢?”女子:“我不这样说,你会把手机送回吗?这是我的手机,你向我要钱就是敲诈!” (来源:法治进行时2024-10-28《上海一女子手机丢在网约车上,承诺给司机600元送还手机,司机跑五六十公里送回女子当面反悔》) 丢手机,捡手机,还手机,本来是一件好事,怎么到最后演变成了一起冲突。本来以为是司机的敲诈,看完才知道失主的说一套做一套才是真的过分。事情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 王女士在匆忙的行程中将高端苹果手机遗落在网约车上。手机里不仅有价值不菲的硬件,更承载着重要的工作资料和私人信息,这让她瞬间陷入焦虑。 她好不容易联系上了司机,确认手机还在车上。为了快点拿到手机,她主动说愿意给500元报酬。 然而,司机告知她,正值交通高峰期,送回手机需要驱车50多公里,还要面临严重的堵车,预计耗时两三个小时。司机考虑到时间和订单的损失,提出了600元的条件。 王女士为了重要资料和私人信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司机真讲信用,为了送回手机,他放弃了手头的订单,顶着堵车,花了好几个小时才送到。 然而,当他满怀善意地将手机递给王女士,并提及之前约定的酬劳时,却遭到了对方的断然拒绝。王女士声称这是她的手机,司机索要报酬是“敲诈”。 这突然的变化,让司机一下子反应不过来。他为自己的善意感到寒心,也为对方的失信感到愤怒。 双方争执不下,最终报警处理。 在警方的调解下,王女士勉强支付了300元。 这事儿在网上迅速传开,网友们反应强烈,纷纷谴责。 有人指责王女士/小丽言而无信,缺乏诚信;有人同情司机的遭遇,认为他付出了时间和精力,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也有人建议司机以后遇到类似情况,应该先收钱再办事,避免再次被“坑”。 这事儿不仅仅是一场普通的争执,还暴露了现在社会里普遍存在的信任问题。 从法律角度来看,司机没有义务将遗失物品送还乘客,只需妥善保管,等待失主认领。 然而,王女士/小丽主动承诺支付酬金,就形成了口头合同,具有法律效力。 她后来的反悔,不仅不道德,还违法了。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捡到遗失物的人可以向失主要求支付保管物品和归还物品时产生的合理费用。司机在送还手机的过程中,付出了时间和精力,放弃了其他订单的收入,这些都是可以计算的成本。 因此,他索要报酬是合情合理的,并非“敲诈勒索”。一些网友的评论也反映出公众对法律知识的欠缺。有人认为司机应该无偿归还手机,这是对法律规定的误解。 还有人建议将手机寄到远处的派出所,让失主自己去取,这种做法虽然可以理解,但实际上也增加了失主的负担,并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其实这件事虽小,却能反映出很多问题。总有一些人认为好事是应该做的,丝毫不考虑他人在做这件事的时候所付出的时间精力以及成本。只是单纯的考虑自己受益。 对此事,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