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谡、赵括、李景隆,比一比谁更菜呢? 赵 括:我打的是战神白起,不丢人! 马 谡:我打的是魏国名将,不丢人! 李景隆:哥几个,我打的可是朱棣啊! 上述这三位将军都是历史上有名的败军之将,而且因为战败几乎都酿成了严重的后果,说是因为一战就身败名裂的结局也不为过。 如果将这三位将军进行对比,哪位更菜一些呢? ①马谡:肉送到嘴边都不会吃 说真的,让马谡去守街亭,纯粹是想让他出去培养历练,顺便再搞点军功。当时蜀军内部已经给他制定好驻守街亭的战术,而且副将王平也多次指出马谡大军驻扎的错误之处,可马谡愣是在这种条件下都打了败仗。 况且在战败后,他居然还逃跑了,跑回到蜀汉后方去了,别看他平时讲起兵法头头是道,上了战场是真的菜啊,洗不白,是真的菜。 ②李景隆:活在“名将之子”光环下的软蛋 李景隆的父亲就是明初名将李文忠,不过他好像除了是李文忠的儿子外,其他什么也不是。 面对朱棣,李景隆毫无还手之力,数倍于燕军的兵力却一直吃败仗。攻打北平时,明明就快攻破燕军的基地,结果却担心被其他人抢了头功而下令暂停进攻,白白错失了战机。不过后来他好歹还有点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是朱棣的对手,便放权给其他将领,从这一点儿来看,他还是有点儿作用的。 ③赵括:只能说他真的尽力了 赵括的一生毁于长平之战。 他面对的是战神白起,这个历史上有名的大将,放眼历朝历代,有多少名将有把握打的过白起?多的不说,95%以上的名将面对白起都是失败的结局,赵括接替的是防守专家廉颇。 没错,让廉颇防守远道而来的疲惫秦军的确可以守住,但正是因为一直防守引发赵王的不满,所以才决定更换赵括,而且赵括接到的还是进攻的命令。赵括真的不算无能之辈,但让他去和白起对攻还是有点儿找不痛快,失败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这三位败军之将,赵括只是时远不济,但肯定不是菜,李景隆只能说平庸吧,对他的期望值太高,而马谡是真真实实的菜! 大家觉得这三位将军,谁才是最菜的那位呢?
这三个马谡最菜,其次就是赵括,李景隆才是最有水平的。毕竟要输,还要输的漂亮,还不能被怀疑,最后还能论功行赏排第一。谁来了都得竖大拇指。
赵括不是菜?也就是现代键盘侠这么认为的。是赵括先表示可以打,才有的赵王换帅,冷兵器时代一比一被围的全军覆没,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只有最菜没有更菜!难怪刘伯温评价赵括不如某种动物!
马谡最菜,其次赵括,李景隆比很多有名的武将都强,他只是个内应
还有为赵括喊冤的,笑死🤣
所有说李景隆不行的可以说都是傻B, 别人从小就跟着李文忠南征北战的怎么可能是废材,无非是不想掺合别人两叔侄的事而已
马谡:军功都送到手上了,把自己作死了;赵括:没办法啊,同时代有比我更能坚持的人吗?那可是武安君白起啊;李景隆:别拿我和那两个比行不行?我就一个卧底啊,人家叔侄俩打架,我凑啊热闹啊。
赵括还真不简单,也是这三个人里面最强者,都是时运,因为赵国缺粮,再防守下去国家要跨的,只能硬着头皮出击,恰巧遇见了战神,不败都难
论指挥能力,赵括不是特别菜(毕竟能玩转四十万大军不混乱的,已经很不错了。韩信表示刘邦都只配指挥十万)。赵括的问题是看不懂大局。廉颇就很有自知之明,知道单靠赵军打不过秦军,只能拖延时间,等待盟友入场或者拼耐力。马谡出谋划策是一把好手,但是落到执行层面就容易想当然。简单来说就是这两个都属于经验不足,没有自知之明。
赵括烈士、马谡逃兵、景隆投敌。[滑稽笑]
首次带兵就统率几十万大军和当世第一军神有来有回的打了几十天,后因国力不济兵败,这放在西方妥妥的十大名将,在中国只能留下一个贬义词的成语
李景隆,帮朱棣越大人马越多,关键还能逃脱建文帝的追责,最后还顺便开个门把建文帝卖了。
说马谡最菜的,大多是依据三国志和三国演义。。而没有更多的历史资料反映魏蜀双方在街亭之战时的兵力配置。。实际上这也是街亭之战的最大谜团!陈寿本人不懂军事,他在军事上的结论可信程度实际上是很低的。马谡和赵括的区别在于他随诸葛亮南征北战多年,并不是初上战场的白丁!他作为诸葛亮的得力助手,更不可能像我国当代网络军事家那样不了解当道下寨堵截魏军的意义,然而,他偏偏选择了上山安营,这于情于理都说不通!陈寿在记录三国历史上,大多数都是浮于表面,或者照本宣科的誊抄已有记录。缺乏更深层次的研究。稍微对古代军事有一点点了解的人都知道,当道下寨堵截敌军,你自己的兵力不说是和对手旗鼓相当,至少也得大差不差!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正面硬刚你得有硬刚的实力。。而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当时蜀军的兵力到底是多少?然而陈寿三国志里并没有详细记载。。所以,三国志这部奇书,成书都接近两千年,而陈寿本人一直以来在历史上默默无闻,三国志也仅仅作为一部部官方资料保留下来。差一点无人问津!要不是我国出了一个叫易中天的文学讲师捣鼓了一篇歪批三国的小品出来,利用了现代传媒的优势,谁特么知道三国志是什么东西!
一个带兵不太行的兵二代,可至少能统兵。一个被迫和不败人屠打对攻,谁上去也是挨揍。一个荆襄派捧出来抢兵权的混子,剧本写好了镀完金马上提干,结果看不懂[抠鼻]
廉颇最菜,家门口的战争,天时地利人和全部占全的情况下龟缩防守不敢进攻更不敢偷袭,除了空耗国力,最后白面书生背了几千年的锅
李景隆好歹也是差点横推了朱棣的人物,虽然是大优势局,毕竟朱棣一家军事水平摆在那,所以李景隆算是不错了。赵括还算凑合,能玩的起来40w大军,可惜对手是白起,国力也不如秦国,算是劣势局,表现中规中矩。马谡就不是个正经统帅,做为谋士或者副帅还行,镀个金还能把自己渡没了
赵括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杀秦军三十万,最后倒在了冲锋的路上,已经尽力了。
李景隆是朱棣小舅子,在朱棣封赏靖难功臣的时候,是首个封赏的。而朱棣称帝,李景隆在朝堂上位列第一。这种可不是最后开个城门能得到的待遇,所以,李景隆很大可能在靖难初期就已经投靠朱棣了,这才有了明史所记载的三次诡异大风
赵括最倒霉的是一开始都不知道对面居然偷偷换了统帅了。
马谡是最菜的,人家赵括还能指挥动40万大军呢
赵括最冤,打不打由不得他怎么想,还特么面对战神白起;李景隆就是个内应;至于马谡,抄答案都不会抄的货色。
我仍然认为是赵括最菜。虽然对位的是白起这位无敌的战神存在!
同意这个观点
李景隆是内应
我还是感觉李景隆放水了,那差距大的不是一点半点,不放水,你让我去打,朱棣都赢不了,而且后面李景隆还开城门放朱棣进城,李景隆将门之后,熟读兵书,哪怕经验不够也不至于这样
李景隆明明打的是朱允炆[doge]
马谡没有拿得出手的战绩,赵括更加只有名
李是卧底
李景隆:朱允炆想尽屠天下藩王,消功勋贵族,俺只能做朱棣内应啦……怎么朱棣还是亲戚啊,对俺也不错,相比之处只能投降朱棣啦,起码俺最后几年过得挺逍遥自在的
建文这个菜逼下令要活捉朱棣,不能伤也不能杀,光一个铁炫就能搞死朱棣了。以建文的能力,即使朱棣没造反成功也会被北元反推。
赵括是自己请命出站的,有将才,没有帅才,对总形势把握不住。廉颇拖下去,赵国受不了,必亡,但秦国远道而来,粮草路上就要消耗一半,他也受不了,真拖到赵亡国,秦也必亡,不然也不会一直用离间计了,而且拖一拖天下总会有变化,总有诸侯憋不住。而且秦这么强,不会眼看着赵国把自己拖垮,退兵再发育一段时间,还是拿捏天下诸侯,歼灭不行,蚕食还是很容易的。
李景隆换成徐辉祖试试。朱棣屎都被打出来
李景隆就是内奸
谁损失最多,谁就最菜[得瑟]
李景龙可不傻,人家就是卧底,看着50万大军输了,但是你知道本来都都打下城头了,李景龙一看形式不对赶紧鸣金收兵,你以为他真傻?人家才是真的有水平,输了没被建文帝怎么样,回头还给朱棣开门!
最菜的应该是临阵而降,就不一一列举了。
李景隆是垃圾,赵括人家治军可以,马谡也有计策
赵括菜吗?白起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经此一战,白起无力再攻赵国,秦国大伤元气,安静了几年。
马谡背锅而已,换了谁都得败。
长平之战打的是国力,赵国已经耗不起了!廉颇收到底也只是拖时间。秦国换成其他将领只要不是草包类型的赵国基本没什么胜率了!除非秦国不来白起赵国去一个韩信级别的自由发挥还有一丝希望
必须赵括啊,好歹捞个成语呢。到马谡就只剩戏文了。李景隆:我是谁?我在哪儿?[滑稽笑]
当时赵括知道对面是白起至少结局不会如此悲壮!
范文虎替南宋打完败仗又替元朝打败仗,历史第一人
马谡和赵括都菜,菜点也很接近,都是理论知识丰富,实战没有分清敌我的实际情况,都是高估了己方战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