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时期,南朝都是世家门阀的社会,朝廷核心阶层都是士族把持,而北朝则不然,完全就是平民时代,英雄的舞台,只要你有能力,有本事,完全就可以纵横天下,以至于称孤道寡。成为一朝人王地主,而其中石勒就是典型代表。
石勒,字世龙,本名㔨勒或匐勒 ,羯族。石勒这个姓名,是后来他的家主替他取的,作为奴隶的石勒自幼行贩于洛阳,被西晋官吏掠卖到雇主郭敬家里为奴,当时,胡人地位普遍较低,可即便如此,他的家主郭敬却没有虐待石勒,石勒这段时间过得还算安稳。郭敬后来将石勒托付给族兄郭阳和侄子郭时过得也不错。
太熙元年,司马炎驾崩,大傻皇帝司马衷上位,由于皇帝无能。导致皇后贾南风把持朝纲,引起宗室不满,爆发“八王之乱”,就在同一时刻,并州一带发生大饥荒,朝廷对此无能为力,并州顿时大乱,并州的军人则是到处在疯狂地抓捕胡人,将他们绑去黑市贩卖,以赚取外快。并州刺史司马腾的部下阎粹就将石勒等胡人一起缉拿卖到山东换粮食,为防止逃跑,用一个大枷两人一组,戴枷前行,如此一来半路之上死伤无数,万幸的是,郭敬的族兄郭阳也参与了此次胡奴的押送工作。石勒才得以活命,最后被落户于冀州平原郡茌平县,成为牧场场主师欢手中最值钱的农奴。按说一般人沦为奴隶,就基本没啥出头之日了。可人生的低谷,对石勒而言,代表的恰是触底反弹。
马场的主人师欢很快发现石勒异于常人,于是给他起了汉名“石勒”,还教给石勒读书习字。石勒则借机开始了收揽人才、招集到王阳、夔安、支雄、冀保等人,最后号称十八骑。石勒就以这十八骑为发家资本。石勒带着这些人依靠马场资源,专门在附近一带打家劫舍。不长时间“十八骑”的土匪就威名遐迩了。
公元304年,成都王司马颖在政斗中落败。其部将公师藩为救主公,在平原郡招兵,而石勒这个时候,已经意识到单靠打家劫舍,不会有大出息,于是石勒便带着“十八骑”前往投靠师藩,不想刚刚投军就遭遇当头一棒,公师藩为名将苟晞所杀。石勒因此沦为官府通缉犯。
在这种情形下,石勒只能聚集流民继续为匪,身处乱世,流民越聚越多,很快就达到了上万人,在这种情况下,石勒投靠另一股大的土匪头子汲桑,永嘉元年,汲桑以为司马颖报仇的名义,在荏平发动叛乱,自号大将军,石勒为扫虏将军,攻打附近郡县,并释放囚徒,壮大队伍。
此时,西晋实际话事人是东海王司马越,司马越毒杀晋惠帝,而后司马炽即位,是为晋怀帝。晋怀帝不过是傀儡,司马越掌控朝政。在得知之后,汲桑等人在并州暴动,司马越让弟弟司马腾联合苟晞进行剿匪,而汲桑、石勒听闻自己的对手竟然是旧仇人,自然也是积极备战。
司马腾曾经当过并州太守多年,自然看不起汲桑与石勒。司马腾当时在邺城驻军,司马腾做梦都想不到石勒居然避开苟晞,反而主动进攻邺城,一场大战下来,司马腾全军覆灭,身首异处,邺城陷落,石勒也是一战成名。
随后,石勒带兵反攻苟晞,苟晞名字虽然叫苟晞,但人一点都不苟晞。颇有能力,打的石勒抱头鼠窜,汲桑还搭上了性命。好好的万人大部队,愣是被折腾成了最初的“十八骑”,迫不得已之下,石勒率部投奔了汉王刘渊。刘渊是匈奴冒顿单于的直系后裔,但他自称是刘禅的后代,以此打造大汉天子的人设,这个策略无疑是成功的,聚集了大量的军阀,这也是吸引石勒投靠他的主要原因。
在所有投靠的刘渊人里,刘渊最赏识的是王弥和石勒。王弥是刘渊的故旧,而石勒则凭能力使得刘渊对他格外看重。公元308年,刘渊正式称帝,石勒官拜平定东大将军,都督山东诸军事,平晋王(平定西晋)从土匪到王爷,完成了从奴隶到将军的身份转变。人生的奇妙莫过于此了。
长期被奴役的命运,让石勒对魏晋时代的士大夫阶层充满了仇恨。凡是打下一个地方,必然对当地的士族官吏屠戮干净,但在对待老弱妇孺上却截然相反,石勒对手下约束甚严,规定只要部队进城,就严禁毁坏群众财物,违抗军令者,立斩不赦。由此,石勒赢得了受掠地百姓的支持。
永嘉四年,刘渊驾崩,刘渊的第四子刘聪即位称帝。刘聪以高官厚禄笼络石勒,在此期间,石勒相继攻下南阳、襄阳,掠江西之地,从黄河打到长江。此时的石勒遥望着江南,不免有些野心膨胀。这是石勒首次有了自己的根据地,东海王司马越败走洛阳,被石勒半路劫杀,西晋宗室都被俘虏,望着这些昔日高高在上,今日如同猪狗匍匐在自己脚下,石勒好不得意。一声令下,全部活埋。
石勒的谋士张宾建议石勒可在邯郸、襄国两地择其一,建立大本营。万万不可前往洛阳,张宾还告诉石勒,一入洛阳就成为笼中之虎,在这种情形下,石勒开始苦心经营襄国(今河北邢台),很快就成为日后石勒政权的统治中心。
石勒统治的区域胡汉混杂,胡汉在此期间常常发生械斗,为了减少矛盾,自统治襄国起,石勒就在自己的地盘上实行胡汉分治制度。具体来说,就是在各郡设置内史一职专管汉人事务,而胡人打架斗殴等难题,则通通划归“大单于台”主管。在汉人聚集的区域内,石勒要求各地设置学宫,选派“君子营”的谋士及其他有识之士到学宫为师,教授适龄儿童知识,以备日后效国之用。同时,为了维持“君子营”的高质量运转,石勒依照西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在自己的属官中“典定士族”,允许他们以公卿的身份,推举有用的人才。
此时在洛阳的刘聪驾崩,太子刘粲即位,因暴虐无道被岳父靳准篡位。靳准自称汉天王,杀掉几乎所有的刘氏皇族,唯刘渊义子刘曜幸免于难。洛阳的内乱,让石勒迅速捕捉到建立王图霸业的气息。与石勒有同样想法的,还有刘曜。
恰在此时,靳氏家族直接起了内讧。靳准的儿子靳明捧着传国玉玺找上了刘曜,向刘曜请降。石勒见靳明不向自己投降,大怒,率兵击破靳明。靳明向刘曜求救,刘曜派兵接收了靳明的一万五千人马后,就下令杀了靳明及其全族。
有意思的是,刘曜在接过靳明的国玺后改国号为赵,史称前赵。这是十六国里的第一个国家,与此同时,刘曜以新皇的身份任命石勒为太宰,并以河内二十四郡封其为赵王。但石勒对此无感,起兵造反就是时间问题。
没过多久,公元319年,石勒称大将军、大单于、冀州牧、赵王,于襄国即赵王位,正式建立后赵,称赵王元年。在此后的数年间,高句丽、鲜卑的宇文部以及前凉政权也相继向后赵派遣使者,通过外交,后赵的影响力达到了最大化。至东晋初期,能统一天下者,唯有后赵的石勒有这个实力。
公元321年,石勒进攻鲜卑部落,占领幽州,进而先后攻克徐州,兖州,青州,彭城,洛阳,几番作战以后,石勒活擒前赵皇帝刘耀。由于有灭国之功。于是在公元330年,石勒称大赵天王,正式称帝,改元建平,大赦天下,史称后赵。从奴隶变成皇帝,这一刻,石勒做到了。此时后赵的几乎统领中国整个北方,大有与东晋一较长短的之气势。
石勒有次问手下,我和哪位皇帝相媲美,手下说,和刘邦一样,石勒说:“不对,遇刘邦,我会俯首称臣,遇刘秀我会和其叫长短。争天下”。可见石勒头脑很清醒,奇怪的是石勒瞧不起曹家父子和司马懿。觉得这些人欺负老实人,谋朝篡位不是为臣之道。
石勒的晚年最大的忧愁是立太子,他亲眼看见前赵刘家父子为了争太子而相互残杀,这石勒要竭力避免的。石勒的太子是石宏,石弘有文采,深受儒家文化影响,仁厚宽广,很受百官爱戴。但底层出身的石勒知道,儒家当门面可以,但现在身处乱世,还是武力强大为好,太子缺乏的恰恰是武功和军事能力。
因此石勒在立太子时,摒弃军功甚重的侄子石虎而选文弱的儿子石弘,更是将这种矛盾推向极致。听闻石弘成为皇太子,石虎第一个跳出来反对:“大单于之望实在于我,而授黄吻婢儿,每一忆此,令人不复能寝食。待主上晏驾之后,不足复留种也。”
石虎的惊人之言,自然引起石勒的注意。可面对这个侄子,石勒到底下不了手。他只能让太子石弘提前代行国政,事先安插人马,即便未来石虎真有反心,大概率也反不了天。可惜,石勒这次错了。公元333年,60岁的石勒病逝。临终前,他要求丧事一切从简。对于石虎和石弘的紧张关系,石勒特别交待,两兄弟勿要自相残杀,司马氏的“八王之乱”和刘氏父子之争就是你们的前车之鉴。
这话,石虎只当耳旁风。石勒死后,在334年十一月,石虎直接废掉了皇帝石弘,登上了居摄赵天王之位。自称天王,将石勒的子孙、妻妾通通屠戮殆尽。石勒惨淡经营的天下就此覆灭。
前赵政权被藩镇所颠覆,后赵政权被藩镇篡夺,藩镇始终是南北政权的主角。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