鎏金铜五钴铃
唐~五代(公元618年~公元960年)
定州博物馆藏
1969年定县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高27.4厘米 。五钴铃为佛教密宗法器,因柄端被切划为五部分而得名。铃口为五曲形,内悬棒状铃舌。铃身表面分为上下两层、左右五段十个图案区,分别装饰立佛、坐佛、龙、凤等图案。带饰交叉处雕饰宝相花。柄部用细条带纹切成椭圆形的画格,画格中为宝珠。柄端中心铸成矛尖造型,外围带倒刺的四钴环绕矛尖。
鎏金铜五钴铃
唐~五代(公元618年~公元960年)
定州博物馆藏
1969年定县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高27.4厘米 。五钴铃为佛教密宗法器,因柄端被切划为五部分而得名。铃口为五曲形,内悬棒状铃舌。铃身表面分为上下两层、左右五段十个图案区,分别装饰立佛、坐佛、龙、凤等图案。带饰交叉处雕饰宝相花。柄部用细条带纹切成椭圆形的画格,画格中为宝珠。柄端中心铸成矛尖造型,外围带倒刺的四钴环绕矛尖。
作者最新文章
热门分类
历史TOP
历史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