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8月,徐仲航被迫入狱,身陷渣滓洞,特务用竹签剜去他肋骨间的血肉,场面鲜

麒阁天下事 2024-10-24 17:50:37

1942年8月,徐仲航被迫入狱,身陷渣滓洞,特务用竹签剜去他肋骨间的血肉,场面鲜血淋漓,就在敌人准备继续迫害时,一纸放人令赫然出现。 (来源:中红网:怀念潜伏英雄徐仲航) 1942年,山城重庆。 空气中弥漫着潮湿和不安,这里隐藏着太多秘密和危机。 国民党中央党部,沈安娜的心却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几乎无法呼吸。 几天前,她的上线,那个总是带着温暖笑容的徐仲航,突然消失了。 没有任何预兆,没有任何解释,就像一滴水汇入大海,再也找不到了。 沈安娜知道,出事了。 徐仲航在外界看来是国民党官方出版社正中书局管理处的负责人,举止文雅,没有任何可疑之处。 但只有沈安娜知道,在他平静的外表下,跳动着一颗为革命事业燃烧的心。 他是她的上线,是她与党组织联系的唯一桥梁,也是她潜伏生涯的指路明灯。 自从1938年,周恩来亲自安排她打入国民党核心,成为一名机要速记员后,她就过着刀尖舔血的生活。 每次会议,每次接触,都是一次危险的试探。 她总是绷得紧紧的,时刻保持着警觉,一刻也不敢放松。 徐仲航的失踪,让她原本就危险的处境雪上加霜。 他知道她的真实身份,他知道她潜伏的秘密。 如果他被捕,如果他扛不住酷刑…… 沈安娜不敢想下去。 沈安娜心里急得团团转,给孩子生病的事儿写了一封信给徐仲航的单位,希望能收到他的回信。 几天后,特务找上门了。 “徐仲航被枪毙了! 徐仲航被枪毙了!” 一个新来的“职员”故意在她面前大声嚷嚷,试图从她的反应中找到破绽。 沈安娜强压下内心的惊涛骇浪,故作镇定地反问:“这和我有什么关系?” 特务见她一点破绽都没有,只好灰头土脸地走了。 但沈安娜知道,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更严峻的考验还在后面。 中央党部财务处长很快找她谈话,开门见山地问:“你了解徐仲航吗?” 沈安娜早有准备,平静地回答:“他之前在您这儿做事,您还不清楚他是什么样的人吗?” 对方被她问得哑口无言,只得无奈地说:“你们呀,还是太年轻了!” 沈安娜连忙道歉,表示自己以后一定吸取教训。 这场谈话,虽然有惊无险,但沈安娜明白,危险并没有解除。 她回到家后,和丈夫华明一起,把可能让人起疑的东西全处理掉了,做好了最坏的准备。 那段时间,是沈安娜夫妇一生中最黑暗的日子。 隔壁宪兵队的牢笼里,不时传来凄惨的叫声,仿佛一把把尖刀,刺痛着他们的神经。 他们不知道徐仲航是否还活着,不知道他是否已经叛变。 他们只能在恐惧和煎熬中等待,等待命运的宣判。 然而,奇迹发生了。 徐仲航被释放了! 得知徐仲航被捕后,阎宝航四处奔波,多方求援,想尽办法营救他。 他找到了张学良将军的前秘书王化一,通过王化一的关系,了解到徐仲航在监狱里的状况。 最后,在李济深的帮忙下,戴笠同意放了徐仲航。 徐仲航虽然经历了重重磨难,伤痕累累,但他始终守口如瓶,没有出卖组织,也没泄露沈安娜的任何秘密。 沈安娜和徐仲航,这两个并肩战斗在隐蔽战线上的战士,用他们的忠诚和勇敢,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革命赞歌。 他们在黑暗中坚守,在危机中互助,他们的故事,是那个时代无数地下工作者的缩影,也是中国革命史上不可磨灭的篇章。 解放后,沈安娜和徐仲航分别在教育战线上继续发光发热。 他们没忘了那些艰苦的岁月,也没忘了为革命牺牲的战友们。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对党和人民的承诺,为新中国的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沈安娜和徐仲航,他们的故事,是信仰的力量,是忠诚的赞歌,是勇气与智慧的交响曲。 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为了理想,为了信念,不懈奋斗,勇往直前!

0 阅读:19
麒阁天下事

麒阁天下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