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2月,孙元良在兵团部大摆筵席,邀请师以上将领参加。然而,见出席者寥寥,怒火陡燃。想起前些天密谋起义的董宋珩等人,杀意悄然滋生。这次,他要干票大的。 1949年的四川,解放的号角已经吹响。然而,在川西平原上,一支国民党部队却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寂静。这支部队,就是孙震的川鄂绥署十六兵团。 说它诡异,是因为所有人都知道,这支部队的覆灭只是时间问题,但谁也说不准,这最后的结局,究竟会以怎样的方式到来。 十六兵团,就像是一盘棋局,各方势力暗流涌动,而执棋之人,却并非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想要看懂这盘棋局,就不得不提到两个人:孙震和董宋珩。 孙震是川军大佬,手握重兵,在国民党内也算得上是一号人物。但老孙这人,有个毛病,就是任人唯亲,对自己人那是没的说,但对外人,那就另当别论了。 董宋珩,川军老将,和孙震既是同乡,又是同学,关系不可谓不铁。可偏偏,老董在老孙手下,一直都是个“千年老二”。 抗战时期,孙震当师长、军长,老董就老老实实当副手。好不容易熬到抗战胜利,孙震当上了第五绥靖区司令官,按理说,这回总该轮到老董了吧? 结果,老孙大手一挥,把自己的侄子,孙元良,给推了上去。 这孙元良,可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在淞沪会战的时候,因为临阵脱逃,被老蒋给雪藏了好几年。可偏偏,他又有个好叔叔,靠着孙震的关系,一路平步青云,最后竟然当上了整编47军军长。 这对于老董来说,简直就是奇耻大辱。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老孙这是在打压老董,不让他出头。 可老董偏偏又是个能忍的性子,面对老孙的排挤,他选择了沉默,选择了隐忍。 然而,这并不代表老董心里没有想法。 1949年,解放战争进入决战阶段,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大厦将倾。 就在这个时候,中共地下党找到了老董。 “董老,现在形势你也看到了,国民党大势已去,你又何必跟着他们一条道走到黑呢?” 地下党的话,说到了老董的心坎里。 老董不是傻子,他太清楚国民党的腐败和无能了。他也知道,跟着共产党,才是唯一的出路。 但是,老董也有自己的顾虑。 “我手底下这些兄弟,都是跟着我多年的老部下,我不能让他们跟着我去冒险啊。” 地下党看出了老董的犹豫,便说道:“董老,你放心,共产党是讲政策的,只要你们起义,我们保证你们的安全和待遇。” 地下党的承诺,打消了老董最后的顾虑。 于是,一场秘密的起义计划,开始在川西平原上悄然酝酿。 1949年12月,孙震借口养病,带着家人逃往台湾,把烂摊子丢给了孙元良。 老孙一走,老董就坐不住了。他知道,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于是,老董找到了十六兵团的副司令官,曾甦元。 这曾甦元,和老董一样,都是老孙手下的“边缘人物”。他曾经担任过41军军长,但因为和孙元良不和,被孙元良处处排挤。 对于老董的提议,老曾没有丝毫犹豫,当即表示同意。 “干了!老子早就受够了孙元良那鸟气了!” 就这样,老董和老曾一拍即合,决定在什邡发动起义。 然而,他们的计划却被孙元良察觉了。 孙元良这个人,虽然没什么本事,但疑心病却很重。他早就看出老董和老曾不对劲,于是便设下鸿门宴,准备将他们一网打尽。 老董和老曾也不是吃素的,他们早就料到孙元良会来这一手,于是将计就计,反客为主,将孙元良的部队包围了起来。 孙元良见势不妙,只得带着少数亲信逃往成都,最后辗转逃到了台湾。 12月24日,董宋珩、曾甦元在什邡通电起义,十六兵团四万多官兵,加入了人民解放军的队伍。 川鄂绥署十六兵团的起义,是解放战争时期的一次重要事件,它标志着国民党在西南地区的统治彻底崩溃。 孙震机关算尽,最终却落得个众叛亲离的下场;孙元良狂妄自大,最终只得灰溜溜地逃离大陆。 而董宋珩、曾甦元等人,则因为顺应历史潮流,选择了正确的道路,最终获得了新生。 这也应证了那句老话: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参考资料:政协文史——《国民党川鄂边区绥靖公署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