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田单干后,农业反而迅猛发展,陈永贵越来越感到迷茫,难道这么多年“学大寨”都学错

啸火谈明星娱乐 2024-10-23 15:44:31

分田单干后,农业反而迅猛发展,陈永贵越来越感到迷茫,难道这么多年“学大寨”都学错了?他对万里说:田分了,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的吗?万里说:“社会主义不等于大家都搞集体经济,只要生产发展了,农村的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了,低水平的集体化就会发展到高水平的集体化,集体经济不巩固的也会巩固起来。关键是发展生产力,要在这方面为集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总的说来,现在农村工作中的主要问题还是思想不够解放。” 1980年9月14日至22日,中央召开省市第一书记座谈会,专门讨论生产责任制问题,会议在经过激烈的争论之后,形成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会议纪要,即1980年75号文件。文件的最大成果是对包产到户的性质做出了新的解释,认为它“是依存于社会主义经济,而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的,没有什么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尽管该文件仍存有相当的妥协性,但75号文件使包产到户这种责任制的推行,由半明半暗的、自发的、不合法的状态转入了比较公开的、有组织的、有领导的状态,对指导中国农村改革还是起了重要作用。 农业学大寨,学的是什么?是精神,不是生搬硬套。 从1953年至1962年,大寨人凭借着不屈不挠的精神,从初战白驼沟到三战狼窝掌,历经十年艰辛,终于实现了开山辟地、造田增产的宏伟计划。在这漫长的岁月里,粮食的平均亩产量从1952年的仅仅200多斤,奇迹般地跃升至700多斤。这一成就,无疑是对大寨人辛勤付出的最好证明,也是对他们坚韧不拔精神的最高赞誉。 正是这种务实的作风,使得大寨在全国遭受天灾人祸的三年困难时期,依然能够保持稳定增长的粮食产量,不仅确保了村民的温饱,还完成了上交余粮的任务。这些成就,在现在看来或许并不算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业绩,但在当时那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能够做到这些却是何等的艰难与不易。 陈永贵不仅具备看透问题、看清发展前景的眼光,更有着看准方向、下定决心的魄力。他能够带领群众齐心协力奋斗,具备强大的凝聚力和号召力。这些品质,远远超越了普通农民的狭隘性,甚至可以说比当时许多身处高位的干部更加高明。 而时代总是在不断发展的。 1979年3月,全区实行包产到组、包干到组联产计酬的生产队已经达到了生产队总数的68.3%。这一改革举措的推行引起了激烈的争论,省里不少人对此持有异议。全国各地的记者也纷纷涌向滁州进行采访。有一次,新华社一次性派来了国内部、国际部、社教部、摄影部等12个部的主任,在张万舒的陪同下,他们来到了凤阳县岳北生产队。当时正值星期天,于是就在小学的教室里召开了一场干部、群众座谈会。 在座谈会上,相关人员详细介绍了包干到组的做法、性质、特点以及作用,并回答了记者们的提问。最终,12位部主任中有11位表示赞成这一改革举措,只有一位持保留态度。这一结果充分说明了包干到组责任制在当时的广泛认可和接受程度。 恰在此时,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长期规划会议上,有四位副总理都明确提到,一些地方可以尝试包产到户,而贵州就在其中之列。于是,在1980年5月12日至21日,省委召开了为期9天的常委扩大会议,专题讨论农业政策。经过深入研讨,省委于7月15日正式发布了《关于放宽农业政策的指示》(即省委38号文件)。该指示中明确规定:对于居住分散、生产落后、生活贫困的生产队,可以实行包产到户;而对于少数连包产到户也困难的生产队,则可以实行包干到户。贵州省委以明文指示的形式,领导并推广了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这在全国尚属首例。 1980年5月31日,邓小平在与胡乔木、邓力群的谈话中,进一步阐明了农村政策放宽后的积极效果。他指出,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在实行这一政策后,效果显著,变化迅速。以安徽肥西县为例,该县绝大多数生产队都实行了包产到户,增产幅度令人瞩目。而“凤阳花鼓”中所唱的那个凤阳县,也因为绝大多数生产队实行了大包干,而在一年内实现了翻身,面貌焕然一新。针对一些同志的担忧,邓小平明确表示,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1981年10月5日至21日,全国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经过半个多月的深入讨论,最终形成了198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该文件明确指出:“目前实行的各种责任制,包括小段包工定额计酬、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等,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不论采取何种形式,只要群众不要求改变,就不要轻易变动。” 文件的核心是,首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肯定了联产计酬、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这一肯定对于继续解放思想、推动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生产责任制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别是最受农民欢迎的大包干到户,以燎原之势迅速在全国扩大开来。到1993年底,实行大包干到户的生产队已占全国生产队总数的98%以上。

0 阅读:2086
评论列表
  • 2024-10-23 18:50

    没有六七十年代集体时期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和兴修水利设施,农业的抗自然灾害能力可想而知。

    用户10xxx43 回复:
    如果不分田到户,同样的基础水利集体是不会有这样的成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