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欧之间围绕电动汽车的反补贴关税问题展开了长达20多天的8轮密集磋商,但双方并未能达成一致。中国商务部对此表示遗憾,并指出尽管在部分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欧方始终未能积极回应中欧业界的核心关切,导致磋商未能达成最终解决方案。然而,中方通过对话磋商寻求解决方案的态度和诚意并未改变,并已正式邀请欧方技术团队来华,继续下一阶段的面对面磋商。
在这次磋商过程中,中方已经展现出了极大的诚意,甚至提出了最低价格承诺,即出口到欧盟的电动汽车将以不低于3万欧元的价格在欧盟市场销售。然而,欧盟方面对此并不满意,试图通过与中国车企进行单独的价格承诺谈判,以双重标准甚至多重标准区别对待中国车企,达到“逐个击破”的目的。中国机电商会对此发表了郑重声明,强调中方提交的价格承诺方案已涵盖所有授权企业的方案,没有必要再单独申请。欧委会与个别企业单独开展价格承诺谈判,将动摇谈判的基础和互信,给双方磋商带来干扰。 面对欧盟方面的无理要求,中方的措辞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相较于之前呼吁欧方尽快开展下一轮谈判的热情,现在中方更希望欧盟委员会能够遵守谈判约定,不私下与部分企业进行以达成价格承诺为目的的接触。因为这一举动只会打乱双方的谈判安排,影响中欧经贸合作大局的整体协商进程。中方警告称,“逐个击破”中国车企的计谋注定失败,如果欧方一意孤行,受损的一定是欧洲车企和广大欧洲消费者。 然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并不想就此收手。在与德国总理朔尔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他表示反补贴税生效后,中欧谈判进程可能继续进行,但中方需要给欧盟“补偿”,以弥补欧洲企业因竞争失利造成的损失。这一要求显然是想用“索赔”代替关税,逼迫中方付出额外成本。同时,冯德莱恩还要求中国车企进一步提高在欧洲市场的销售价格,并继续在欧洲开展投资活动。 对于冯德莱恩的无理要求,中方已经多次强调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定维护中国产业和企业正当权益。中欧之间的经贸合作应该是基于平等、互利和共赢的原则,而不是通过单方面的施压和索赔来解决问题。中方希望欧方能够认真对待中方的关切和诉求,以建设性的态度参与磋商,共同推动中欧经贸关系的健康发展。同时,中方也将继续坚持开放、合作、共赢的理念,加强与欧洲国家的经贸合作,为世界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