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记者提问金一南:”在抗美援朝中,中国志愿军死亡19万人,比美军死亡人数高了5倍,在这种伤亡比例下,中国真的胜利了吗?中国出兵290万,哪怕是赢了也不光彩!” 面对英国记者的提问,金一南只说了一句话,就让记者无以言对,他说:“如果只看死亡人数,讨论战争的结果是没有意义的!” 这场战争持续了3年之久,我国一批又一批志愿军战士出征,很多人却永远留在了战场上。 从人数来看,我国为这一战付出了巨大代价,这其中不仅仅有在战场上阵亡的志愿军,还有失踪的志愿军、民兵及战后协助朝鲜重建家园牺牲的战士等等。 而美军统计的数据里,只有在战场上阵亡的士兵,如果要按照从战前到战后所有的统计来算,总人数将近17万人。 如此数据对比下来,美国在这场战争中同样有不小的损失,但对于中国来说,抗美援朝战争绝非简单的战力对比,而是捍卫国家尊严的一战。 中国人是吃过苦头的,清朝末年步步退让,给国人带来了百年屈辱。当战火烧到鸭绿江边,我国也必须挺身而出。 这不单单是支援朝鲜,而是为了我国的国家主权安全,东北是我国的重工业基地,如果美国的军队在东北附近驻扎,相当于在东北旁边安插了一个监视器。 从长远来看,若是美国赢了这一战,东北的边防压力也会增加,让我国处于更加被动的状态。 这场战争是美国设下的“圈套”,如果我们坚持按兵不动,最终只会面临难以对付的局面。 但和美军较量无疑是冒险的,因为美国是全球军力最强的国家,其背后是强大的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 而我国当时刚刚起步,既没有先进的武器,也没有雄厚的财力,即便如此,我国还是发出了“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号召,集结志愿军入朝参战。 对于我国来说,输赢不是目的,最重要的是捍卫自己的权利,让全世界都看到,中国人不怯战,不畏战。 志愿军早早认清了双方的实力差距,因此我军结合实际情况,采用了夜战、白刃战等多种战术混合的打法。 1950年11月云山首战,我军利用夜战打法打得美军弃装备而逃,这也是被日本载入作战理论的一场战斗。 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志愿军和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你来我往,虽然装备上完全不占优势,却靠战术弥补了双方差距,一次次在战斗中展露中国雄风。 随着前线频频传来捷报,国人士气也得到了鼓舞,这场仗打得中国人扬眉吐气,而美国的气氛截然不同,很多美国学者认为只是一场战争黑洞。 如果要让美国老兵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场战斗,那么最好的形容就是“灭美国威风,长中国志气”。 连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都表示,他认为美国是在跟一个强国战斗,尽管谁也不敢相信,迎战时新中国才刚刚成立不久。 但实际上,他们对战的是一个延续数千年的民族,经历了战争创伤的中华民族深知,只有寸步不让才能保卫山河。 对于这场战斗,我们至少取得了两个结果,打破霸权和捍卫和平。中国人自古尊崇以和为贵,我们从不会主动发起不义之战,和平与发展才是时代的主流。 正因如此,金一南才会说“讨论牺牲人数毫无意义”,我们要做的是铭记先辈的付出与牺牲,坚定维护国土山河。 参考资料: 抗美援朝70周年|外国人眼中的抗美援朝战争:“世界上没有任何军队足以击退中国人”,参考消息
英国记者提问金一南:”在抗美援朝中,中国志愿军死亡19万人,比美军死亡人数高了5
通政录历史
2024-10-22 16:32:05
0
阅读: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