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王朔辞职靠写作为生。但几篇部队题材的作品,反响均不大。 期间他又下海

风色艳说娱 2024-10-22 15:02:17

1983年,王朔辞职靠写作为生。但几篇部队题材的作品,反响均不大。 期间他又下海经商,却被骗得血本无归。 屡次经商失败,王朔决定继续摆弄文字,没想到还真被他搞出了名堂。 1984年,王朔的处女作中篇小说《空中小姐》发表在《当代》杂志上。 同年,出身贫寒的冯小刚转业在北京城建做文化宣传,并认识了郑晓龙。 通过郑晓龙,冯小刚又结识了王朔。 彼时的王朔,因为文笔好,收获了一大波粉丝,成为文坛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冯小刚嘴巴甜,把王朔哄得特开心。 很快,打杂的冯小刚荣升为编剧,也成了王朔忠心耿耿的小跟班。 1986年,王朔发表了作品《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引起了阅读潮。 此后,王朔的事业更是发展得如火如荼。 在王朔的力荐下,冯小刚顺利进入《编辑部的故事》编辑组。 这也是冯小刚进入导演的第一步,通过王朔的指引,冯小刚参与了很多影视作品的拍摄,为以后成为知名导演奠定了基础。 王朔和冯小刚相辅相成,开起了影视公司,一个写,一个拍,配合得十分默契。 但两人始终不是一路人,王朔的朋友大部分都是大院子弟,有一种优越感。 冯小刚跟他们相处其实挺自卑的,但他有上进心,为人聪明,特别会夸人,经常把王朔和一帮朋友夸得很开心。 可王朔却从不对冯小刚留情面,时不时在剧本里调侃冯小刚。 叶京问王朔:你这么讨厌这个人,早干嘛了? 王朔来一句:如果一个人天天拍你马屁,你不能跟他急吧! 但任何事都有两面性,王朔在事业巅峰期遭遇滑铁卢。 1996年,上海和北京两地同时出版《人文精神讨论文选》。 那一年,王朔的剧本《过着狼狈不堪的生活》,开机不到十天,就接到了电影局的停拍通知。 而另一部《我是你爸爸》也被毙了。王朔和冯小刚心情非常沉重。 王朔在国内彻底待不下去了,正好有纽约出版商邀请他去出英文书,他就去了美国。 而冯小刚在国内筹拍改编自王朔小说《你不是一个俗人》的电影《甲方乙方》。 后来这部电影票房大卖,冯小刚赚了120万,他拿了5万块钱去王朔家登门拜谢。 王朔也硬气,直接把5万块钱丢出门外,此后两人8年无交集。 王朔被冯小刚的行为深深刺痛后,远走美国,而冯小刚则继续在国内电影圈摸爬滚打。这八年里,两人各自经历着不同的人生起伏。 冯小刚凭借《甲方乙方》的成功,逐渐在导演界站稳了脚跟。他不断推出新的作品,每一部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他的名字成为了票房的保证,他的电影风格也逐渐被观众所熟悉和喜爱。然而,在这看似辉煌的背后,冯小刚的内心却始终有着一丝无法言说的空虚。他时常会想起王朔,想起他们曾经一起奋斗的日子。那个时候,他们充满激情,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憧憬。如今,虽然他在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却失去了一个真正的朋友和知己。 而在美国的王朔,日子过得并不如意。远离了熟悉的环境和朋友,他感到无比的孤独。他的英文书出版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功,生活也陷入了困境。在异国他乡的日子里,他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他想起了自己曾经的辉煌,也想起了自己的失败。他意识到,自己在国内的遭遇并非偶然,而是他性格中的一些弱点所导致的。他过于自负,不懂得收敛自己的锋芒,这才引来了众多的批评和攻击。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朔的心态逐渐发生了变化。他开始怀念国内的生活,怀念那些曾经与他一起奋斗的朋友。他也开始反思自己与冯小刚的关系。他意识到,自己当初对冯小刚的态度过于苛刻。冯小刚虽然有一些缺点,但他的才华和努力是不可否认的。他们曾经一起创造了那么多的辉煌,不应该因为一时的矛盾而分道扬镳。 与此同时,冯小刚在国内的事业也遇到了一些瓶颈。他的电影虽然票房不错,但却受到了一些质疑。有人认为他的电影过于商业化,缺乏深度和内涵。冯小刚开始意识到,自己需要寻找新的创作方向,需要有一个能够与他真正交流和碰撞的人。在这个时候,他也想起了王朔。他知道,王朔的才华和思想是他所需要的。只有与王朔再次合作,他才能突破自己的瓶颈,创造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终于,在经过八年的漫长等待后,冯小刚决定主动向王朔伸出橄榄枝。他通过各种渠道打听王朔的消息,得知他在美国的生活并不如意。冯小刚毫不犹豫地给王朔写了一封信,表达了自己的歉意和对过去的怀念。他希望王朔能够回到国内,与他再次合作。 王朔收到冯小刚的信后,心中百感交集。他被冯小刚的真诚所打动,也意识到自己对冯小刚的态度过于偏激。他决定放下过去的恩怨,回到国内与冯小刚再次合作。 当王朔回到国内的那一刻,冯小刚亲自去机场迎接他。两人相见的那一刻,眼中都闪烁着激动的泪花。他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仿佛时间又回到了过去。 从那以后,王朔和冯小刚再次携手合作。他们一起探讨剧本,一起拍摄电影,仿佛又回到了曾经的黄金岁月。他们的合作再次引起了轰动,他们的电影也再次成为了观众关注的焦点。

0 阅读: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