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敏死后,母亲立下两条家规:一不讨米要饭,二不要国民党施舍

墨色流年谣 2024-12-16 17:04:53

方志敏死了,他母亲却不肯要国民党的施舍,这事儿怎么看都透着倔劲儿。

1935年,方志敏被国民党杀害,年仅36岁。这位红军将领不仅打过硬仗,还写过感动无数人的《可爱的中国》。他的家人却因为他的革命事业吃尽了苦头。他母亲金香莲,住在一间被烧过十几次的小破屋里,连冬天都只能靠破布和烘笼御寒。国民党县长想救济她,她死活不要,硬是靠一口气活了下来。解放后,政府送房送章,她照样不麻烦人。这骨气,硬得像铁,却也让人琢磨不透。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 方志敏的母亲究竟倔在哪?

金香莲的“倔”,其实就是一种骨气。她定的家规简单粗暴一不讨米要饭,二不要国民党的施舍。这不是闹脾气,而是她用自己的方式守住了儿子的信仰。国民党县长是方志敏的同学,按理说,这点情分用一用也没什么丢人的,可金香莲偏要跟国民党划清界限。为什么?因为她知道,儿子是为推翻这个政权而死的,接受他们的施舍,就是在否定儿子的选择。这种逻辑听着有点极端,但在当时那个“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年代,倒也说得通。

2. 靠骨气活命,是不是太苦了?

说实话,金香莲的生活可以用“惨绝人寰”来形容。冬天没被子,住的屋子被烧了十几次,做饭、睡觉全在一间破茅屋里。有人可能会问,这样的骨气有意义吗?从现实来看,的确挺让人心疼。但换个角度想,她这种坚持,比千言万语更有说服力。她告诉所有人,方志敏的信仰不是空话。他们全家都在为这个信仰买单,甚至连命都搭上了。这种苦,换来了后来无数人对方志敏的尊重和对革命事业的认同。从这个意义上说,金香莲的“倔”是有价值的。

建国后,政府给了金香莲很高的待遇,还专门刻了“方志敏母”的印章,方便她解决生活问题。但让人意外的是,她一次都没用过。这是不是有点“作”?其实不是。她不识字,不会用印章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这位老太太一辈子习惯了自力更生,她不想因为儿子的名气去占这个便宜。有人说她太轴,但她的选择其实是对儿子信仰的另一种守护。她不想让别人觉得,方志敏的革命换来的只是家人的优越生活。她要用行动证明,清贫是一种信仰,也是一种传承。

方志敏的母亲是个极端的理想主义者,她用自己的方式完成了对儿子信仰的“续写”。这种倔强让人敬佩,但也让人唏嘘。她的选择是那个时代的缩影,既有悲壮,也有无奈。而她的骨气,正是那个年代革命者家庭特有的“烙印”。

0 阅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