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钱学森在研发东风2号导弹时,发现射程不够,几乎所有人都建议要多加助燃剂。不料,一个小伙子站起来说:“不能加,一滴都不能加!而且要减少600kg助燃剂才行。”此话一出,全场一片哗然,可钱老却立刻陷入沉思。 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的一生都贡献给了祖国的航天事业,正是在他的努力之下中国航天科技才能有如此惊人的发展。 随着年龄增长,钱学森也意识到航天事业未来的中坚力量是新一代的年轻人,他想要退居二线就得有一位有足够能力接任他工作的人。 最终他力荐王永志成为中国第二代战略火箭的总设计师,而他做出这个选择是因为一次火箭燃料问题,让他看见了王永志的能力和敢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1932年,王永志出生在辽宁铁岭的一个贫农家庭,一直到七岁才开始读书。开蒙虽晚,但王永志天资聪明,从小到大一直都是第一名。 王永志自小对飞机就有着一种好奇和向往,大学时他考入了清华大学航空系飞机设计专业。三年后他通过留苏选拔考试,远赴莫斯科航空学院求学,当时的苏联在航空领域上的研究制造能力在世界上都是数一数二的,能够去那里深造是很多人的梦想。 1961年,王永志专攻洲际导弹设计,以优异的成绩从莫斯科航空学院导弹设计专业毕业,毕业后他并没有选择继续留下深造,而是回到了祖国,决心为中国航天事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回国之后,王永志进入了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工作。那是中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院长就是钱学森。 王永志就这样加入了“两弹一星”的研制工作中,而“东风二号”便是他正式参与的第一个项目。 从1960年开始研制,经过四年数百人的努力,期间还面临了苏联临时撤走技术援助的困难,功夫不负有心,1964年,东风二号终于研制成功,要在酒泉的戈壁滩上试飞。 然而科研的过程总是充满着不可预测,明明是按照原本的设计图纸、工程、精准的计算量进行的,可东风二号的飞行结果总是出现问题,无法达到目标区域。 经过分析和研究发现是因为推进剂在高温下出现膨胀,不能加注到所需剂量,使得无法达到原定的飞行距离。 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那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将白费,甚至可能要全部推倒重来。 面对这个棘手的问题,钱学森召开了好几次研讨会,大多数人的建议都是要增加推进剂来提高动力。 而这时只有三十二岁的王永志却突然站了起来,表达了反对意见:“不能加,我算过了,按照目前的重量,减少600kg就能达到目标距离。” 在场的人都有些不可置信,动力已经不足了再减少燃料岂不是更飞不到了? 可钱学森听到这个方案之后却觉得眼前一亮,他很快就明白了王永志的逻辑,当即就表示按照王永志的方案改良,并且对他赞不绝口:“年轻人,很有希望啊!” 按照王永志的方案执行后,东风二号的射程果然增加了,精准的抵达了目标区域。 原来所有人都在试图通过增加燃料来增加动力的时候,王永志却采用了逆向思维,将部分的推进剂泄出减少导弹重量,也可以增加射程。 东方二号的成功研制意味着从此中国成为了真正具有核打击能力的国家,这是航天事业的一页崭新篇章。 钱学森很是惊喜能看到新一代航天人有着这样不设限的思维方式,这也让他对航天事业的未来感到很有信心。 经此一役,王永志成为了钱学森十分看好的学生,70年代,钱学森举荐他成为了中国新一代的战略火箭设计师。 除此之外,王永志还是中国运载火箭系列、地地导弹系列、载人航天工程的总工程师,可以说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和他是密不可分的。 今年六月,王永志院士与世长辞,九月他被追授共和国勋章,这是中国最高的荣誉勋章。 王永志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事业是无限的,如果让他再做一次选择,他还是会选择航天。
国士都是中国的脊梁!
我的脊梁骨一大半都是钱老给的!
被追授共和国勋章,难道就不能活着的时候授予吗?硬是要差这几个月的时间,不可思议
这么强赶紧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