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刚耕完的土地,不由的想起了以前在地里撒红薯片的事情,现在想想当时的感觉是:撒的时候有多欢乐,捡的时候就有多“痛苦”。 以前村里每家都会种不少红薯,为什么种这么多呢?因为以前粮食产量低,打回来的粮食交完公粮后,很可能就不够吃了,这个时候就只能用各种杂粮补充了,高梁面、豆面(主要成分是红薯片)、玉米面等等,都是当时常吃的杂粮。 记得当秋天小麦种上后,麦茬红薯就能收获了,收获的红薯通常会分三种方式处理,大部分的红薯会被储存到红薯窖里,剩下的一部分用于每天吃,另一部分会加工成红薯片晒干吃。 它的制作过程是这样的。首先把红薯洗干净,然后用专用工具把整个的红薯加工成片状,然后就是拉到地里晾晒了。 这个时候田地刚种上小麦不久,麦苗还没出土,正适合晾红薯片。到地里后,把整袋的红薯片从架车上卸下来就可以撒了。这个时候是最轻松和欢乐的,你只管抓一把随便撒出去,不用管它落到了哪里,只要它们不互相压着就行。 撒完之后就不用管它们了,直到晾干后再收。但是收的时候是比较“痛苦”的,因为那么多的红薯片你只能一片片的数着收,想一次收两片都不行。 红薯片收完后放在家里,可能会吃点,也可能会卖点,有时候还能用它交公粮。 不过现在好了,红薯片每年还加工,但加工的少了很多,少的在家里院子里就能晒,也不卖了,也不用它交公粮了,就是想吃的时候吃点,改善一下口感。
看到刚耕完的土地,不由的想起了以前在地里撒红薯片的事情,现在想想当时的感觉是:撒
逸风吹三农
2024-10-17 11:37:55
0
阅读: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