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新京”神社,原名“长春神社”,始建于1915年,1932年更名为“新京神社”,从始建开始至1945年日本人不断捐资增建。日本人信神,神社,是日本人的精神图腾。上个世纪50年代前日本人在长春修建了多个神庙,其中最大、最重要的就是“新京”神社。“新京”神社,其实就是日本人的“精神奴役”。 “新京”神社为日式传统风格建筑,位于大同大街北段路西(今人民大街北段)。1911年日本人开始在长春筹建神社,因日本的“国丧”而暂停了,直到1915年10月才开工建设,1916年11月竣工,取名为长春神社。1929年进行了改建,1932年更名为“新京神社”,1935年增建了院墙和鸟居门。神社建筑主要为两部分拜殿和配殿,拜殿建筑面积500平方米,配殿建筑面积976平方米;拜殿与大门之间为“参道”,两旁排列神马、狮子、灯笼、仙鹤等雕像。神社南北长约100米,东西长约200米,占地约2公顷。 1948年后,“新京”神社旧址被政府机关托儿所接管,原偏殿及其它老建筑在2000年后陆续拆除,目前仅剩鸟居(鸟居就是神社的大门)。长春的这个鸟居设计极为简单,不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没有中式牌楼高大上。拜殿的屋脊也是原木的斜插,感觉有点乱,与中式屋脊的规整相差很大。
长春“新京”神社,原名“长春神社”,始建于1915年,1932年更名为“新京神社
才良看看文化
2024-10-14 17:03:58
0
阅读: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