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男子打算清空38亩鱼塘底下的淤泥,谁知道竟然挖出一堆堆细腻的沙粒,于是便全部掏

炎黄小刺史 2024-10-14 12:08:55

一男子打算清空38亩鱼塘底下的淤泥,谁知道竟然挖出一堆堆细腻的沙粒,于是便全部掏出来卖了1.5万,结果警察直接将他拘留! 2019年初,湖北松滋市遭遇了近5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许多农民面临着庄稼欠收、鱼塘干涸的困境。50岁的农民许大伟也不例外,他承包的38亩鱼塘水位急剧下降,鱼儿们挤在仅剩的一片浅水中苟延残喘。 一天傍晚,许大伟坐在塘边的老柳树下,愁眉不展地抽着旱烟。他的老伴王芳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走来,轻声安慰他。两人商议后,决定趁着水位低,对鱼塘进行一次彻底的清理,希望能改善明年的养殖环境。 3月中旬,许大伟雇来了一台挖掘机开始清淤。正当工作进行到一半时,挖掘机铲子突然传来一阵刺耳的摩擦声。许大伟走近查看,发现铲子里竟然堆满了细腻的白色沙粒,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恰巧这时,他的邻居老张路过。作为一个退休的建筑工人,老张仔细查看后惊呼这是上等的天然石英砂,在当前建筑用砂紧缺的情况下,可以卖个好价钱。许大伟心中一动,但随即又陷入了道德困境。 最终,贫困的现状和巨大的诱惑战胜了道德的约束,他决定秘密开采这些"金沙"。 为了掩人耳目,许大伟以继续清淤为由,花2万元找人制作了一套简易的吸砂设备。他还通过老张的关系,雇佣了两名外地工人,承诺高工资但要求严格保密。 就这样,许大伟的秘密开采开始了。白天,他们假装在清理鱼塘;夜晚,则悄悄开动设备吸砂。为了不引人注意,许大伟还租下了附近一片荒废的农田,将开采的砂石堆放在那里。 通过老张的介绍,许大伟很快联系到了几个小型建筑公司。他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出售砂石,很快吸引了不少买家。短短两个月,他就获利15万元。尝到甜头的许大伟开始计划扩大规模,心想着要是能再找到几个这样的"宝藏",今后的日子就有奔头了。 然而,好景不长。5月6日,水利部门在例行巡查时,发现了异常的砂石堆积。工作人员仔细观察后发现这不是普通的泥沙,而是天然石英砂。他们立即报告上级,怀疑有非法采矿行为。 很快,调查组来到现场。他们顺藤摸瓜,很快就查到了许大伟头上。当调查人员来到许大伟家时,他正在院子里修理吸砂设备。看到穿制服的人员,许大伟顿时慌了神,知道自己的秘密终于败露了。 6月4日,自然资源部门对许大伟进行了行政处罚。随后,检察院以非法采矿罪提起公诉。许大伟慌了神,赶紧找到当地一位有名的律师求助。律师建议他如实交代,认罪悔罪,以争取从轻处理。 经过专业机构鉴定,许大伟共开采了4092吨天然石英砂,价值超过20万元。在法庭上,许大伟真诚认罪,并表示愿意承担全部责任。他低着头,声音哽咽地说:"我知道错了,真的知道错了。我愿意退回所有非法所得,接受任何处罚。" 考虑到许大伟系初犯、认罪态度好,且积极退赃,法官最终宣布判决: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罚金5000元。 这起案件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也暴露出了相关部门监管的漏洞。事后,当地政府加强了河道巡查,严厉打击非法采砂行为。同时,相关部门也加大了对矿产资源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和环保意识。 许多媒体对此案进行了广泛报道,引发了社会对矿产资源保护的广泛讨论。人们开始意识到,即使是看似无害的小规模采矿,累积起来也会对环境造成巨大影响。 案发后,许大伟的邻居们纷纷检查自家鱼塘,并主动向相关部门报告类似情况。这种自发的行为显示出公众环保意识的提升,也为今后的资源保护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对许大伟来说,这次经历无疑是一个惨痛的教训。他不仅失去了来之不易的"横财",还差点铸成大错。然而,这次经历也让他深刻认识到了遵纪守法的重要性。在服完缓刑期后,许大伟重新回到了鱼塘边,开始了踏踏实实的养殖生活。 只有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有效保护。

0 阅读: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