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如今的中国不像60年代的美国一样反战? 外公60年代在打印度,通讯兵。

赫尔墨斯社会 2024-10-13 15:49:30

为什么现如今的中国不像60年代的美国一样反战? 外公60年代在打印度,通讯兵。 大部队深入藏南,断了陆路补给,只能空投。 那时候空投精度很差,各队伍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他一边传令,一边给营部找(讨)吃的。 马在半路上累死了,他就独自在藏南的无人区徒步,还要背两把枪,一把“扳指动”(估计是56式半自动步枪),一把冲锋枪(仿“波波沙”冲锋枪)。 这种事发生过不止一次,最后一次,他走在雪地里,眼看要晕死过去了,冒出来一队印度兵。 嗯,印度人同样饿得半死。 他们是从喜马拉雅山下往山上打,物资运输更困难,而且战线犬牙交错,那个年代也没有导航,经常出现双方士兵莫名其妙的,就跑到了对方控制线后方。 我爷吓得一激灵,以为自己已经死了,抠扳机的力气也没有。 结果那群印度人走到他面前,哗哗哗的把枪全都丢在地上。 然后,七嘴八舌的,指着嘴巴找我爷要吃的。 多说一句,印度人的作战意志是真的差,全是低种姓士兵想着混口饭,稀里糊涂的被骗到藏南,所以才会有那句经典名言: “对方不仅不投降,还胆敢向我还击”。 说回来, 后面我爷一个人,走了两天两夜的无人区冰雪路,押着半个排的印度人回了营部。 到营部的时候,我爷膝盖以下严重冻伤坏死,没有知觉。 而军医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他的小腿锯了再说。 我爷誓死不从,军医只好撂下一句狠话,说你不锯的话,就感染等死吧。 他老人家最后还是挺过来了,腿也保住了。 后来他回想起这事儿,也不觉得自己当时是逞英雄,也不后悔没把印度人毙了,再自己扒了他们的衣服,然后暖暖和和的走回去。 他说起这事儿时,还会感慨: 印度兵真的可怜,他们都是成批成批的投降,你以为他们一窝蜂是来进攻的,其实都是来投降的。 看到中国丢的空投,他们也会来抢(但不开枪),跑不过解放军怎么办?就在原地投降,反正解放军优待俘虏的政策,他们比自家军纪背的还熟。 印度基层官兵是没血性的,他们的“没血性”,也是他们也相信,中国人不可能跑到喜马拉雅山下,去烧他们的房子,霸占他们的田地。 两个文明古国相安无事几千年,中国人从未染指过南亚次大陆,究竟谁才是朴素正义的一方,印度士兵也是清楚的。 我爷看着他们很可怜,在几十公里的无人区徒步中,都未曾动过杀害他们念头。 而印度兵也非常识趣的,没有仗着人多,先来个一顿饱再说。 双方在语言不通、无法揣测对方意图、但随时都可以置对方于死地的情况下,却默契的选择了相互信任。 而发生在我爷爷和那群印度人身上的故事,在对印自卫反击战期间,还有太多。 几乎每个参战士兵,抓过的俘虏,都比杀掉的敌人还多。 用现在的话来说,可以称之为“特别军事扶贫行动”。 而我想,中国的普通百姓,大都有一种朴实的温良。 他们天生对弱者抱有同情,只是不愿被别人奴役,未曾想过奴役别人。 无数次我听参加过对印作战的老兵,提起他们的敌人。 同情都要远大于仇恨—— 这里多说一句,这些老兵大多参加过西藏平叛,他们对旧西藏的奴隶主才是恨之入骨,这帮人跑到印度后,又使唤印度的低种姓穷苦人来打中国。 总而言之,我在这些大字不识的老兵那里听到的,更多的是对敌人软弱的嗤之以鼻,和对印度穷苦人民没能得到解放的遗憾。 再来反观60年代的美国,为什么会反战? 人民心中都有最朴素的正义是非观。 美国给越南,带来了什么? 是用B-52空投了大量粮食? 还是给越南的雨林喷洒了化肥? 亦或是把美莱村的村民都护送到河内吃西餐? 美国但凡做对了哪怕一点点,我相信以他无可匹敌的舆论控制力,也不至于一点儿正面宣传都拿不出来吧。 深陷非正义战争泥潭、给他国人民带来沉重痛苦、 甚至我说难听一点:但凡能让自身国民享受到战争福利,最终倒向法西斯军国主义,都不会出现轰轰烈烈的反战运动。 回到正题:新中国自成立以来,是否有侵占过他国领土? 我们是否深陷非正义战争的泥潭? 我们有挑起战争让国民享受战争福利吗? 既然都没有, 我们又为何要“反战”呢? “反战”的对立面,绝不是“战争”, 而是“极端民族主义”,也就是通过发动战争获得利益的那群人。 如果今天的以色列,和当年我们对印度一样, 他们发动战争的原因,是解放巴勒斯坦、解放黎巴嫩, 我想,那群同样吃不饱穿不暖的穷老乡,也会和那群印度人一样老实。 毕竟人是要吃饭的,你无论怎么洗脑,他肚子饿了双脚是不听使唤的。 再换句话说, 如果以色列同意将侵占的领土归还给巴勒斯坦人民, 而哈马斯还在侵占以色列领土, 我想出于朴素的正义观,我会开始同情以色列。 至于让中国人“反战”? 对不起,只有当有一天,这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出现向XX、XXX、XXX那样,以军事侵略他国为本国谋取利益的情况出现时,我们才能开始“反思”这一问题。 至少在现在看来, 你可以说我们怂、说我们和稀泥、你唯独不能说中国需要“反战”。

0 阅读:2
赫尔墨斯社会

赫尔墨斯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