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研,正在加速追赶的路上 今年的诺贝尔科学奖揭晓,物理学奖和化学奖再次花落

帝梦与世界 2024-10-12 16:24:16

中国科研,正在加速追赶的路上 今年的诺贝尔科学奖揭晓,物理学奖和化学奖再次花落国外科学家之手,其中涉及的人工智能与基础科研交叉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随之而来的一些评论却让人心里五味杂陈:“中国人未来50年都不会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中国基础性科研和美西方起码有20年差距!”“中国的AI技术和美国相比落后整整10年!”这些声音听起来让人有些无奈,甚至生气。 不可否认,诺贝尔奖评选的标准之一确实是基础性科研的开创性贡献,而这恰恰是我们过去一段时间内相对薄弱的地方。我们常常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做应用和技术开发,虽然这样也能取得不少成就,但在诺贝尔奖这种级别的荣誉面前,似乎总是差那么一口气。 但是,面对这种差距,我们应该感到愤怒吗?或许应该,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感到激励。近年来,中国在基础科研以及人工智能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比如,最近《Cell》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由阿里云与中山大学合作的研究成果,就是一次重大的突破。 这项研究利用了深度学习模型LucaProt,从全球生物环境样本中挖掘出了大量的病毒基因组,发现了前所未见的16万多全新的RNA病毒种类。这一发现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病毒世界的认知,也为未来的疫苗研发和疾病防控提供了新的可能。要知道,在人类历史上的几次大规模灾难中,病毒造成的损失往往不亚于战争。而阿里云的这次研究,则像是为人类提供了一把新的钥匙,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对抗这些看不见的敌人。 事实上,不只是阿里云,国内还有很多科技企业和研究机构都在积极地投入到基础科研和AI技术的研发当中。他们与国内外的高校合作,不断地推动着前沿科学的发展。这些合作不仅仅体现在论文的数量上,更重要的是,它们代表了一种趋势——中国正在努力缩小与世界领先水平之间的距离。 诚然,我们在某些领域还有差距,但这正是激励我们前进的动力。正如一句老话所说,“差距,不就是催人奋进的号角吗?”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研究者加入到这个行列,中国的AI科技和基础科研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对于未来,我们不应妄自菲薄,也不应盲目乐观。只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追赶,才能真正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而中国科研人员的努力,正逐渐让这一目标变得触手可及。

0 阅读:298
评论列表
  • 2024-10-12 22:57

    别的单位发奖金关你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