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之恩大于天啊!1998年,浙江,5岁女孩被寄养到陕西一个农民家里。6年后,亲

万物聊综合 2024-10-11 19:55:59

养育之恩大于天啊!1998年,浙江,5岁女孩被寄养到陕西一个农民家里。6年后,亲生父母强行把她领走。谁料,女孩大学毕业后,瞒着亲生父母,四处发消息,寻找养父养母。 (阅读完此文后,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五岁的朱雨婷,被父母从舟山带到了陕西。 父母忙于煤窑生意,无暇顾及年幼的女儿,便将她寄养在鱼录庆夫妇家中。 对于这对膝下无子的老夫妇而言,朱雨婷的到来,如同冬日里的一束阳光,照亮了他们原本平静的生活。 令人惊讶的是,鱼录庆的妻子原本患有间歇性精神疾病。 但是自从朱雨婷来了之后,病情竟然奇迹般地稳定下来,精神状态也日渐好转。 这或许就是爱的力量,一个孩子的纯真,足以抚慰一颗饱经风霜的心。 在九龙洞村,朱雨婷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 鱼录庆夫妇虽然生活简朴,却竭尽所能地满足她的小小心愿。 她管他们叫爸妈,在他们的呵护下,快乐地成长。 而亲生父母的来访,于她而言,只是短暂的打扰,并没有在她心中激起太多涟漪。 她对亲情的理解,更多地来自于养父母的陪伴,而非血缘的羁绊。 鱼录庆的爱是深沉而无言的。 他省吃俭用,为了给朱雨婷买一台复读机,不惜透支自己的身体,在煤窑里长时间高强度工作。 即便身患肺病他也从未抱怨,因为他知道那是女儿的愿望,也是他作为父亲的责任。 十一岁那年,朱雨婷的世界再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生意好转的亲生父母决定接她回舟山。 尽管鱼录庆夫妇心中万般不舍,但为了女儿能有更好的未来,他们还是选择放手。 离别的那一刻,没有撕心裂肺的哭喊,只有默默的流泪和无尽的思念。 回到舟山后,朱雨婷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但她并不快乐。 她曾多次尝试联系、寻找,但都无功而返。 亲生父母的阻挠,更让她感到无奈和痛苦。 这十二年是思念的十二年,也是寻找的十二年。 大学时光,成为朱雨婷寻亲之路的转折点。 她利用勤工俭学攒下的钱,瞒着亲生父母,踏上了寻亲之旅。 再次回到九龙洞村,朱雨婷见到的只有苍老的鱼录庆。 那个曾经精神矍铄的老人,如今已是满脸沧桑。 在与鱼录庆的交谈中,朱雨婷得知了一个令人心碎的消息。 养母白淑云在她离开后不久便病倒了,思念成疾,离开了人世。 临终前白淑云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女儿能回来看看她,在她坟前磕个头。 在白淑云的坟前,朱雨婷泪如雨下,悔恨与愧疚交织在一起。 她跪在坟前,诉说着迟来的歉意和无尽的思念。 这一刻时空仿佛凝固,所有的遗憾都化为了无声的叹息。 为了弥补心中的遗憾,朱雨婷决定尽自己所能照顾好鱼录庆。 她为老人购置了过冬的衣物和生活用品,还给他买了一部手机,方便联系。 面对女儿的孝心,鱼录庆起初是拒绝的,他不想给女儿增加负担。 但朱雨婷的坚持,打消了他的顾虑。 他知道,女儿长大了,懂事了,也明白什么是责任。 临别之际,朱雨婷与鱼录庆紧紧相拥。 她承诺毕业后一定会把老人接到身边,一起生活。 鱼录庆欣慰地笑了,他知道,女儿的心,始终与他紧紧相连。 朱雨婷与鱼录庆的故事,无关血缘,却胜似血缘。 它诠释了亲情的真谛,也让我们反思“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无奈与悲哀。 它提醒我们,珍惜眼前的亲人,不要等到失去才追悔莫及。 未来朱雨婷将与鱼录庆开启新的生活篇章。 这份跨越时空的亲情,将继续温暖着彼此,照亮着他们前行的路。 主要信源:(央广网:女孩被送养偏远山村6年后接走 千里寻亲欲报恩 2016.01.24)

0 阅读: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