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交换俘虏仪式,一位骨瘦如柴的男子颤颤巍巍向我方走来,他是志愿军60军

任向前养护说 2024-10-10 15:37:51

1953年,交换俘虏仪式,一位骨瘦如柴的男子颤颤巍巍向我方走来,他是志愿军60军180师政委吴成德,可回国后他被开除党籍,撤销军职!当人们看到他的遗物时,不禁大吃一惊! 1953年,交换俘虏的仪式正在进行,一位骨瘦如柴的男子颤颤巍巍地走向我方阵营,这位男子正是志愿军60军180师的政委吴成德。 他的身形瘦削,双脚步伐摇晃,令人心生怜悯,谁能想到,曾经那个在战场上叱咤风云、英姿勃发的军官,如今竟变得如此憔悴。 吴成德的故事可以追溯到1951年抗美援朝的第五次战役中。 当时,180师肩负着艰巨的掩护任务,然而在面对敌军强大的攻势时,部队陷入了重重包围。 吴成德不愿放弃,他带领着一部分伤员与敌人顽强对抗,为了与伤员共进退,他甚至亲手打死了自己的战马,表达出与战士们同生共死的决心。 战斗异常激烈,尽管他们努力抵抗,但在冰天雪地中坚持了14个月后,最终吴成德和他的队伍还是被俘。 被俘后,吴成德被送往敌军的“战犯”监狱,在那里,他遭受了非人的折磨。 美军试图通过酷刑和诱惑,迫使他出卖国家的机密,然而,吴成德坚守自己的信念,拒绝透露任何情报,面对酷刑也从未屈服。 敌人用尽了各种手段,每天派人轮班监视他,剥夺他的睡眠,几天后,他已经瘦骨嶙峋,形销骨立,但精神依然坚定。 1953年7月,朝鲜战争停战协议签订,开始了遣返战俘的工作,由于吴成德的职位较高,他被列为最后一批战俘遣返回国。 然而回国的他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欢迎,相反由于当时的政治氛围,很多人将“战俘”与“叛徒”划上了等号。 在一些人的眼中,被俘本身就是一种耻辱,代表着不忠不勇,吴成德因此被隔离审查,要求他交代在被俘期间的“问题”。 尽管他问心无愧,但这种待遇令他备受打击。 1954年6月,最终的审查结果出来了,吴成德被开除了党籍和军籍,随后被安排到辽宁盘锦的大洼农场进行劳动改造。 对于一位曾经的高级军官,这无疑是极大的耻辱,然而面对这种命运的转折,吴成德并没有屈服。 他默默接受了安排,埋头苦干,凭借着他在军队中磨练出的坚强意志,他逐渐在农场中获得了同事们的尊重。 大家知道他是一个好人,没有人愿意为难他。 尽管身处逆境,吴成德从未放弃为自己平反的努力,在随后的几十年里,他不断地写信给组织,试图为自己申诉。 他的信件一封接一封地寄出,经过无数次的坚持与努力,他的冤屈终于得到了组织的重视。 1980年,经过重新调查,吴成德的清白得到了恢复,他重新被批准入党,恢复了军籍,并享受军级干部待遇。 平反后的吴成德重新振作了起来,虽然已经70多岁,但他依旧热情高涨,积极投身于社会公益活动。 他的一生充满了波折,却始终没有放弃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值得一提的是,在他去世后,人们在他的遗物中发现了一堆汇款单据,原来他长期以来都在用自己微薄的收入默默捐款给希望工程,资助贫困学生上学。 1996年,吴成德在山西运城的军干所安详去世,享年84岁。 他的一生虽然坎坷,但最终以一个英雄的身份离开了这个世界。 回顾他的经历,从一名普通教师走上革命的道路,到成为志愿军中的高级指挥员,再到被俘、受辱、平反的曲折人生,吴成德始终未曾放弃自己的信念和对祖国的忠诚。 吴成德的故事不仅仅是他个人的历史,也是那个时代无数士兵、指挥员们所共同经历的写照。 它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战争的残酷和英雄的真正意义,在他身后的岁月里,这位曾经的战俘、曾经的英雄,用他的行动和信仰,诠释了忠诚、坚韧与不屈的精神。 在吴成德的遗物中,或许最让人动容的,正是那一封封寄向希望工程的汇款单,因为它不仅仅是物质的支持,更是他作为一位老兵,对未来的无声嘱托。 这个曾经骨瘦如柴、颤颤巍巍走回国土的老兵,用他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英雄。 大鹰著. 志愿军战俘纪事[M]. 1997

0 阅读:3816
评论列表
  • 2024-10-10 16:53

    这种文章要严谨一点:尽管他们努力抵抗,但在冰天雪地中坚持了14个月后,最终吴成德和他的队伍还是被俘。坚持了一年多了?

    清风 回复:
    就是坚持了一年多,在后方打游击来
    白眼肯基 回复: 清风
    人生地不熟,老百姓不帮你,语言都不通,游击?
  • 2024-10-10 20:31

    必须致以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