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针对“扶老被讹”现象提出建议:遇到帮助老人却被纠纷牵连

晶晶评情 2024-10-09 10:36:54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针对“扶老被讹”现象提出建议:遇到帮助老人却被纠纷牵连的情况,应依法将其认定为敲诈勒索,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即使未能达到量刑标准,也应给予严厉处罚,以警示社会。   (信源:李玫瑾个人账号 2024年5月28日——建议以后凡是遇到因扶老人而遭困境)   "如果你看到一位老人摔倒在地,你会怎么做?"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让许多人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在当今社会,本应彰显人性温暖的助人行为,却因"扶老被讹"现象的频发而蒙上了一层阴影......   近年来,"扶老被讹"事件屡见不鲜,成为社会热点话题。无论是在红路灯路口,还是在街道上,这种现象似乎无处不在。它不仅打击了人们助人为乐的积极性,更严重损害了社会的道德风尚和互信基础。街头巷尾,人们开始对倒地的老人视而不见:公共场所,摔倒的老人久久无人搀扶。   面对这一棘手问题,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建议。她建议以后如果帮助过老人还反倒被讹,都可以起诉他们,必须治理这种乱象,否则以后没有人敢出手相助。 这一建议无疑为解决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支持者认为,只有通过法律手段,才能有效遏制这种恶意行为,保护善良公民的权益。然而,也有人对此表示担忧,认为这可能会导致更多的误判,甚至可能引发新的社会矛盾。   要彻底解决"扶老被讹"问题,需要大家一起努力。作为普通公民的我们也不应袖手旁观。当看到老人摔倒时,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自己,同时也不失去助人的初心。   比如,可以先呼叫周围的人作为见证,或者用手机录像记录现场情况。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伸出援手。如果不幸遇到无理纠缠,也不要惊慌,要相信法律会给出公正的裁决。   此外,我们还可以从日常生活做起,传播正能量,弘扬社会正气。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助人为乐的正面故事,鼓励身边的人勇于助人。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为需要帮助的老人提供支持。这些看似微小的行动,积少成多,终将汇聚成改变社会的力量!   "扶老被讹"现象的存在,无疑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痛点。但我们不应因此而丧失对社会的信心。相反,我们应当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这一挑战,共同努力,营造一个互帮互助、充满温情的社会氛围。   让我们携手共进,用实际行动诠释人性的光辉,共同描绘一幅和谐共融的社会画卷。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当我们再次面对"是否扶起摔倒的老人"这个问题时,答案将会是毫不犹豫的"是"。

0 阅读: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