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苏联撕毁协议,撤回所有派往中国的科学家,就在中国核武器研究所犯难的时

江卿曻啊 2024-10-08 17:39:35

1960年,苏联撕毁协议,撤回所有派往中国的科学家,就在中国核武器研究所犯难的时候,临行前,一位苏联专家悄悄告诉中国核武器研究所:其实你们有王就够了,即使没有我们...,为了祖国,他隐姓埋名后三次和诺贝尔奖擦肩而过。   (文章内容有可靠的信息来源,全部赘述在文章末尾)   1998年12月10日,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庄严肃穆,国家最高领导人与众多院士齐聚一堂,送别一位为中国科技发展奉献终生的伟大科学家。   他就是王淦昌,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然而就在一年前,这位91岁高龄的科学巨匠遭遇了一场不幸的意外,1997年的一个夏日,王淦昌像往常一样在家门口散步。   突然一辆横冲直撞的自行车将他撞倒在地,肇事者只是回头看了一眼,便匆匆逃离现场,留下受伤的老人孤立无助。   这场意外导致王淦昌的腿部严重骨折,从此卧床不起,健康状况急转直下。   对于一位耄耋之年的老人来说,这无疑是一次致命打击,真正令人心痛的是,这位肇事逃逸的年轻人永远不会知道,他撞倒的是一位为中国核武器事业默默奉献了大半生的国之栋梁。   王淦昌曾三次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每一次他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祖国的需要,将个人荣誉置之度外,这种选择,在当今功利主义盛行的社会中,显得尤为珍贵。   第一次与诺奖失之交臂发生在1932年,当时年仅25岁的王淦昌在德国柏林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他提出了一个发现中子的实验设想。   由于导师的偏见,这个设想未能付诸实践,两年后,英国科学家查德威克用类似的方法发现了中子,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奖。   第二次机会出现在1941年,身处抗日战争的艰难岁月,王淦昌仍然孜孜不倦地进行科研工作。   他在美国《物理评论》杂志上发表了关于探测中微子的重要论文,由于国内条件有限,他无法进行实验验证。   几年后,美国科学家莱茵斯基于王淦昌的理论成功探测到中微子,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奖。   第三次机会来临时,王淦昌已经身处中国核武器研究的最前沿,1959年,他成功发现了反西格马负超子,这一发现本可以为他赢得诺贝尔奖。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祖国召唤他投身核武器研究,王淦昌毫不犹豫地放弃了个人荣誉,选择了为国奉献。   1960年,中苏关系恶化,苏联撤回了所有在华专家,一位对华友好的苏联专家在临走前留下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们离开了,但你们还有王淦昌,”   这句话不仅体现了王淦昌在国际科学界的崇高地位,也预示了他即将肩负的重任。   从此王淦昌化名“王京”,隐姓埋名17年,全身心投入到中国核武器的研究中,在这段时间里,他和同事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工作。   位于海拔3200米的高原试验场,水烧不开,馒头蒸不熟,但这些困难丝毫没有动摇他们的决心。   在核武器研究期间,王淦昌提出了一个革命性的观点:“原子弹不用铀235也能爆炸”,这一观点为中国核武器研究节省了大量时间和资源,极大地推动了研究进程。   最终在王淦昌和团队的努力下,中国成功研制出原子弹和氢弹,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1996年中国进行了最后一次原子弹爆炸试验,随后宣布暂停核试验,这标志着王淦昌等科学家为中国核武器发展所做的贡献达到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1907年,王淦昌出生于江苏常熟一个普通家庭,命运似乎从一开始就对他不太友好,4岁时父亲去世,13岁时又失去了母亲。   这些打击并没有击垮年幼的王淦昌,在外婆的鼓励下,他坚持学习,最终在1925年考入了清华大学物理系。   大学期间,王淦昌亲身经历了“三一八惨案”,看着同学们倒在血泊中,年轻的王淦昌深感国家积贫积弱之痛,从那时起,他就立志要用科学救国,这个信念伴随他一生。   1934年,王淦昌获得德国柏林大学博士学位后毅然回国,彼时的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但王淦昌坚信,只有回到祖国,他的知识才能发挥最大价值。   抗日战争爆发后,王淦昌随浙江大学南迁至贵州,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他和妻子吴月琴自力更生,在山上开荒种菜,养鸡鸭和山羊。   为了给女儿提供充足的营养,王淦昌每天都会牵着羊上下班,挤羊奶给孩子喝,因此学生们亲切地称他为“山羊教授”。   正是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以及对科学和祖国的无限热爱,支撑着王淦昌度过了人生中的每一个难关,也让他在面对个人荣誉和国家需要时,总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在当今这个崇尚个人主义的时代,王淦昌的事迹无疑具有特殊的意义,他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国,什么是科学家应有的社会责任感。   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来者在科学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来源: 光明网2022年5月28日《他三次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却造出大国重器》

0 阅读: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