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生活打卡季# 为什么清廷不多派一些善于骑射的蒙古将领和蒙古兵去对付机动性极

博览群书名字 2024-10-07 11:17:02

#秋日生活打卡季# 为什么清廷不多派一些善于骑射的蒙古将领和蒙古兵去对付机动性极强的捻军? 其实捻军起义才是真正打断了大清朝老腰的一击 清廷的镇压逻辑中,普通的小规模农民暴动,直接出动地方驻屯武装就能解决,规模如果大了的话,那就从关外调骑兵,突出了一个快速发现,快速镇压,绝不给起义武装做大、席卷天下的机会 而为了维持这样一支快速镇压武装,清廷就必须一边将一部分八旗留在关外,利用严酷的生活环境磨砺他们的意志和作战技能,另一边维持满蒙联盟,获取蒙古骑兵作为补充 但是由于清廷为了保护那些关外八旗的战斗能力,而把他们放置于过于恶劣的环境中了;同时清廷又长期对蒙古高原实行减丁政策……关内连绵不断的各种小规模起义不断地消耗着这些关外精锐骑兵的人口,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减丁政策双重debuff的侍候下,实际上这些关外骑兵的人口基数是一直在下降的 到了捻军起义的时代,清廷甚至已经征召关外未成年的十三四岁少年作为骑兵入关作战了 1864年12月中旬,僧军追逐新捻军来到河南邓州唐坡时,遭到新捻军的凌厉反击,僧格林沁亲自指挥的左中右三路人马被全数击溃,僧格林沁不得不遁入邓州城内躲避锋芒。 鲁山获胜之后,捻军又发挥其流动战术的特长,东逼叶城,北往襄城,冒着漫天风雪进抵新郑,随即在鄢陵县设伏,再度痛歼清军马队。 僧格林沁的一败再败惊动了清廷,为了保住这支最后的嫡系部队的元气,紫禁城的上谕一再要求僧格林沁休整部队不得贪功冒进。然而输急眼了僧格林沁命令麾下马队星夜兼程,一刻不停追击捻军,务必要报仇雪耻。 一场考验双方意志的角逐就此拉开帷幕。 捻军在鄢陵得胜后并不停留,在鲁南菏泽、济宁、兖州、沂州(临沂)和江苏海州境盘旋,继续疲惫清军。 在此过程中,僧格林沁就像一头发怒的公牛,一次次地撞向捻军为他展开的红布。其麾下的骑兵越发与后方跟进的步兵脱离,每到一地亦来不及多做补给,被迫成为一支事实上的孤军。 1865年5月10日,捻军由山东汶上渡过运河,西往范县、濮州(山东鄄城)、郓城,到达曹州菏泽县北的高楼寨,这是一片开阔地,周边都是森林,非常有利于设伏。 在这里,赖文光、张宗禹率领的捻军终于停下了脚步,决定设伏待敌。 短短五个月内,捻军纵横四个省,奔袭数千里,仍然军容严整,士气高涨,展现出了超凡的组织力和意志力。 而与此同时,僧格林沁的蒙古骑兵却是人困马乏,早已到了崩溃的边缘。 因此当1865年5月18日,清军终于在高楼寨追上捻军的时,僧格林沁大喜,立刻向全军通报了这一消息,清军士气也为之一振:只要一鼓作气冲上去,剿灭捻军就在眼前。 殊不知捻军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僧格林沁和他的近万部众,已经完全落入为他们精心编织的心理陷阱之中。 出现在高楼寨的是捻军的三支小部队,在和蒙古骑兵仓促交战之后,马上败退到寨子外面的柳林中,僧格林沁于是兵分三路大举追击,然而待到蒙军刚一进入柳林中,早已埋伏多时的捻军主力部队突然杀出,亦分三路向敌突击,以短兵相接的方式瞬间将蒙古军截为几段。 而更令蒙古人惊骇万分的是,这些汉军将士一个个精神矍铄、杀气腾腾,竟然丝毫没有如自己那般长途奔波的疲惫之态!他们不能理解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此刻他们的思绪完全被恐惧填满。 很快中路捻军便将清军中路常星阿马队击败,随即转兵西向配合西路捻军夹击西路清军,中路清军很快也不支溃败。与此同时东路清军也被捻军击败。至此清军全线崩溃。 僧格林沁眼见战局糜烂,只好收集溃兵撤退,本欲整兵再战,岂料清军才刚撤出高楼寨,捻军骑兵便循迹而至,从两翼迅速包抄了正在逃跑的清军,无情地收割了大量清军的性命。之后将残存的清军像驱赶羊群一般赶进高楼寨南边的葭密寨,随即在四周挖掘长壕,目瞪口呆的清军还没反应过来,就已经被团团围住。 事到如今,僧格林沁和蒙古骑兵们才终于明白此前他们为什么一直追不上捻军了。他们不得不接受一个无比残酷的事实,即那个曾经在蒙古马刀下一触即溃的捻军,如今已经脱胎换骨,实力强到自己远不能及的地步。 但僧格林沁还不愿就此放弃,当夜三更时分,僧格林沁率部突围,捻军马上出动截击,清军几乎全军覆没。僧格林沁本人虽然冲出长壕,但身边随从损失殆尽,自己亦身负重伤跌下马来,最后在菏泽西北的吴家店被一个年仅十六岁的捻军战士张皮梗追上杀死。 至此,僧格林沁所部兵马及麾下蒙古骑兵共7000余人(一说万余)全军覆灭。这场古典时代余晖下汉蒙骑兵的最后决战,以汉家骑兵的完胜完美收官! 此战也正式宣告长达二百八十二年的八旗军在中国的战场上彻底结束了征程。当年这支横扫汉族起义军的八旗劲旅,最后被汉族起义军全数歼灭。 随着满清最后的嫡系部队成建制覆灭,从此满清朝廷彻底成了高位截瘫,除了引颈就戮外它什么也做不了了。

0 阅读: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