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水长,物象千万, 非有老笔,清壮何穷。 此文来自李白的《上阳台帖》,创作于天宝三年(744年)。 李白与高适到河南济源的王屋山阳台观拜访老友司马承祯,不幸其已仙逝,留下满屋的字画笔迹尤存墨香。 无限感慨与伤痛,李白提笔写成草书字帖 《上阳台帖》。 此帖几经多人流转,民国时被张伯驹收入。1949年建国后赠与主席。 1958年,主席将所收礼品一律缴公,《上阳台帖》被送到北京故宫博物院。 此番去安阳,在中国文字博物馆见到该帖的复制件,除了李白的草书,还有宋徽宗的瘦金体题跋、乾隆的题字,小小的纸面上附着多少内容! 真的是“字画飘逸,豪气雄健,乃知白不特以诗鸣也。”
山高水长,物象千万, 非有老笔,清壮何穷。 此文来自李白的《上阳台帖》,创作于天
一千朵浮云
2024-10-03 14:14:2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