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历史上有很多次紧要关头,每一次紧要关头都让人惊心动魄,很多时候当时决策者犯错

黄帝故里烬 2024-09-24 21:15:19

中共历史上有很多次紧要关头,每一次紧要关头都让人惊心动魄,很多时候当时决策者犯错极大,如果放在现在,估计枪毙十次也不止,可针对如此大的错误,当时的政策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并没有一棍子打死,由此也成就了很多佳话。 特别是在第五次反围剿时,王明、博古的错误决策,红军走上了长征,遵义会议上纠正了错误,可以说王明博古领导和决策重大失误,王明在遵义会议赴苏联治病,抗战爆发后,王明再次回到国内,担任中共中央长江局书记,在抗日战线中又犯了一系列错误,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王明遭到严厉批判,曾经统治我党长达4年的王明路线被彻底定性。 面对如此严重的错误,毛主席仍对王明网开一面,七大上被选为中央委员,为了团结力量建设新中国,再次启用王明,当选了全国政协委员,担任国务院政法委员会副主任,参与新中国的法律审核工作,直至1956年王明再次赴苏联治病。 包括在遵义会议上支持毛主席的洛甫和王稼祥,长征前是跟随左倾路线反对毛主席,后来在“反围剿”和长征途中认识了左倾路线的错误,转而支持毛泽东的正确路线,并运用自己的影响力促成了遵义会议的召开。 正如毛主席所说:“犯了错误的人也有代表性,起码代表和他一起犯过错误的人。我们不要把犯过错误的人推出去,而要团结他们。犯了错误,改了就好。” 博古和凯丰就是其中典型,博古在遵义会议前犯过严重错误,但出于团结目的,仍任命他为红军总政治部主任,博古在中央红军与张国焘分裂活动的较量、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和新闻宣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凯丰曾在遵义会议中指责毛泽东“只会看孙子兵法指挥打仗”,后来凯丰见识毛主席用兵如神,在与张国焘分裂活动时,坚定地站在中央一方。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包括用人之道、干部政策,针对曾犯过错误和意见不一的同志,曾经是团结争取,现在是一错全无;曾经是敢作敢当,现在是谨小慎微;曾经是仗义执言,现在是亦步亦趋;原因就在于一错全无,一有错误就追责,怕犯错,不敢犯错,让干部不敢说,不敢做,不敢当,明哲保身大行其道。 时代和环境的变化,官员们特别害怕犯错误,唯恐天上掉树叶,有担当有作为的越来越少,怕舆情、怕出问题、怕出事,种种怕就会造成政府越来越怕闹,越来越迁就闹事者,不公平的会越来越多,要让干部敢担当,不能让追责泛化扩大化。

0 阅读: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