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新品开发进入摩尔时代,极氪们想要“一碗水端平”太难了

汽车预言师 2024-08-22 09:48:37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当中,对备受珍爱的产品实施更新换代,对于大多数公司而言都是挑战:分毫不改,小步慢跑,你将与新客户渐行渐远;改动太多,大步升级,你又无意识中伤害了最忠诚的老客户。

前不久,极氪因为推出新品而成为了舆论关注的焦点。不过这一次不是因为产品技术上热门,而是因为极氪的产品换代节奏备受关注。甚至是笔者汽车圈外的朋友,都向笔者转发链接,询问对于该事件的看法。很明显,极氪这一次的新品发布会很出圈,不过这个圈出的令人始料不及,甚至是诸多像笔者这样,冷静看待这一事件持续发展的旁观者,都觉得这次事件超出了大家的合理预期。

回看事件本身,其实并不复杂。

8月13日,极氪发布了2025款极氪007和001,大幅升级了原本被行业和用户都认为是短板的智驾功能,这导致了一大批刚刚购买极氪产品用户的不满。他们认为,极氪在一年内对旗下产品频繁改款和降价,影响老款产品的保值率。以极氪001为例,2025款极氪001距离2024款发布不过半年时间,部分车主提车不久新车变旧款,且新款车型在智驾、电池等方面方案更优,但价格更低,比如2025款极氪001首发搭载浩瀚智驾2.0,在系统的底层能力和用户体验上实现全面升级,这也是此次备受争议的焦点所在。

于是在集体情绪的推动下,一批车主前往极氪总部以及相关门店进行维权,在互联网上进行关键的输出。很快,极氪车主的情绪被放大成互联网的共识和情绪,持不同观点的各方吃瓜群众,在互联网上传播各种热梗,成功的酿成了2024新车发布最大群体性讨论热点之一。

目前,针对已经下订但车辆还没有生产的007车型车主,极氪提供补偿措施,免费改为2025款。车辆已经下线但还没有提车的007车型用户没有办法再变更车辆。截止到目前,极氪并没有公开的再就此次风波进行回应。不过极氪副总裁林金文在不久前对外表示:“极氪参与市场竞争,势必要往前走。”

回归到事件本身,无非就是频繁的产品换代让自己刚刚买的车变成了旧款;大幅更新的智驾能力让自己刚刚买的新车到手即落伍。站在极氪老车主的立场上,可以理解这失望的情绪。

如果更为深刻地讲,车主的心理与过去的房主相似,关注的是购买后的资产能否保值甚至增值。与手机不同,人们接受了手机作为消费品会随着新品推出而贬值的事实。然而,汽车在大众心目中仍然被视为耐用品,理应保值。但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汽车逐渐演变为电子消费品,创新速度加快,贬值速度也随之加快。

站在极氪的视角,无限内卷的市场当中,谁跑的快,谁离用户更近,谁就有可能跑出来。快节奏的应对市场,是企业不可回避的策略。因为当前行业的共识是中国汽车已经进入到“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的充足市场竞争当中了。(为什么不直接说是内卷,因为要摒弃内卷式竞争。)

产品迭代速度,老用户心理安慰,新用户翘首以盼……对于所有企业而言,这本来就是难以端平的一碗水。

从造车新势力诞生到今天,“背刺老车主”就从来不是个新话题。理想、蔚来、小鹏、问界,但凡是今天在中国汽车市场大家能想得到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几乎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只不过风波大小而异。像威马这种永远最新款的企业,已经被激烈的竞争所淘汰。

比如,年前理想L系列车型大降价,怕被老车主发现,居然在App上对其定向屏蔽;再比如新问界M7 Ultra发布后,M7的老车主拉横幅伸冤:“十八万辆韭菜无处申冤”、“等车100天开车60天变老款”……这些历历在目的事件和今天的极氪事件几乎如出一辙。以至于在外界印象当中,新能源汽车老用户被背刺已经是司空见惯的现象了。而且未来类似的维权事件可能还会增多。

在此次换代风波之中,极氪方面对于换代速度的解释始终围绕在用户的市场需求上。很明显,市场对于智驾的需求超出了极氪以及中国所有汽车企业的预期。

在行业分析人士看来,此次极氪的换代本质上是为了在智能驾驶,尤其是端到端比拼时代快速抢抓市场。此前在互联网上,极氪潜在车主对于极氪高阶智能驾驶的需求十分迫切。

当前,中高端纯电动汽车市场竞争进入智能驾驶比拼阶段,对车企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特斯拉计划于10月10日发布无人驾驶出租车(Robotaxi),其智驾系统FSD(Full-Self Driving)年内可能就会在中国落地。行业普遍认为,FSD入华的影响可以与其2020年在中国本地化生产相媲美。

从技术路线上来看,极氪前期产品主要采用Mobileye的系统。包括今年年初上市的2024款全新001仍然选择了Mobileye方案。不过,这一套所谓的Mobileye方案在用户层面并不买账。在极氪社区以及互联网上,关于极氪智能驾驶的吐槽屡见不鲜。甚至是在用户的沟通会上,有用户直接对极氪高层表示,极氪001的智能驾驶体验表现与这一价位产品并不相符。

为了追上市场对于智能驾驶的迫切需求,满足用户的市场期待。极氪在2023年启动了全新的浩瀚智能驾驶方案研发,以逐步取代目前的Mobileye方案。

这一细节得到了极氪方面的证实。极氪智能科技CEO安聪慧表示,如此大规模的更新换代,通常需要14到18个月的开发周期,而此次换代的项目是在2023年初启动的。对于第一次的重大改款,极氪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任务。

为了快速的抢占市场用户心智,极氪加速了产品研发速度。今年2月,极氪发布了2024款001,比计划整整提前了约半年时间。这款新车在2023款的基础上进行了重大升级,搭载了全新的座舱芯片、800V高压平台,并增加了激光雷达等配置,更新的部件占比超过50%。

安聪慧坦言:2025款是在今年2月份新001上市以后,征求了市场和用户的反馈,开始确定开发的。

极氪车型研发总监叶瑾瑜透露,今年4月,极氪开始研究001车型切换到自研智驾的方案,原本预计在年底发布。如果按照原先的时间推进,不会出现一年内有“三代同堂”的情况。然而,智驾团队在项目启动后立即全力以赴,最终比预期提前了两到三个月完成。“我们要以最快的速度,将市场上最受欢迎的智能驾驶方案带给用户,”叶瑾瑜说,“这就是整个产品开发的时间逻辑。”

从某种角度上看,2025款极氪001和2025款极氪007的推出,是极氪在满足用户需求上的最大诚意,更是双方对当前智能驾驶市场竞争的共识:必须要以强有力的技术,直接参与市场竞争。

此次极氪推出的浩瀚智驾2.0,能够实现端到端驱动情景,包括感知端到端和规控端到端,两者串联并深度耦合,整体拔高车辆的交互博弈能力和路径规划能力,能够驾驭超30种复杂场景,通过率高达95%。即便是在今天所谓的维权车主中间,也大多数为自己的车辆没有搭载浩瀚智驾2.0而遗憾。

寰球汽车在一份安聪慧对媒体的采访实录中看到,安聪慧反思认为,可能确实在宣发节奏上,让用户产生了一定的误解。“但极氪确实意识到目前的形势要求极氪要有更快的迭代速度。”

安聪慧的态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事实,虽然快速更新和推出新产品可能会引发部分利益关切用户的不满。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果产品规划无法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也将是非常危险的,结果将是整个品牌在市场当中被淘汰的问题。

回头来看,如果按极氪原计划,今年年底前极氪001仍然使用算力48TOPS的Mobileye方案,将在25万-30万元级别的新能源市场,彻底落后于理想、小鹏、蔚来、问界等品牌。

总结一句话,在智能驾驶的新竞争点上,作为第二个蓝色吉利行动的重要业务板块,又是吉利高层亲自挂帅的一号品牌。极氪,不容有失。从事件发生到现在,可以看出的极氪一直在努力的在品牌发展之上让新老用户都开心,但一碗水想要完全端平,并不容易。

不过在行业营销专家看来,此次极氪的换代风波备受关注,除了事件本身之外,更为重要的是整体社会的“逆新能源消费情绪”。换句话来说,在当前市场当中,涉及新能源车企舆情,会被社会放大到唱衰新能源的大语境中,加以传播,以用来佐证当前新能源路线的某种发展问题。年初的威马,高合,以及欧洲几大车企调整电动化策略、新能源汽车不赚钱等等话题冲上热搜,皆是在这种逻辑下的产物。

这一情绪的形成并非偶然。新能源车企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续航焦虑、充电设施不足、技术不成熟等,这些问题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而当这些问题被媒体报道或在社交平台上传播时,往往会被放大,甚至成为质疑整个新能源路线合理性的借口。换句话说,当前市场中的一些负面舆情,往往会被纳入“唱衰新能源”的大语境中进行传播,从而进一步强化了“逆电动化消费情绪”。

但这种情绪并非单纯的对新能源技术的不满或质疑,而是带着批判的眼光审视其发展中的问题。根据埃弗雷特·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消费者在接受新技术时通常经历不同的阶段,从最初的早期采用者到后来的主流市场和滞后者。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以看热闹心态”反映了大多数消费者处于早期或中期的采纳阶段。他们对新技术表现出强烈的兴趣,渴望获得更多信息,但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谨慎,害怕潜在的风险。

尤其是在一些朗朗上口的段子、有图有真相的图片、视频先入为主的锚定事件情绪后,参与社会讨论的风气会向着一个方向迅速滑坡。

互联网传播学专家基于目前几大关于互联网新能源汽车舆情分析后认为,这种情绪的形成核心是对新能源汽车目前发展的高度关注,自己想要去尝试,但又害怕踩雷。因此在互联网环境中,尤其是社交媒体平台上,用户往往会以观众的身份参与到热点话题的讨论中。即使某些事件与他们没有直接关系,他们也会通过观察和参与来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这种行为不仅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还使他们在未来面对类似决策时更有信心。

事实上,在智能手机渗透初期,大家也会因为iPhone4奇差的性能吐槽智能手机除了没信号哪里都智能;中国高铁发展初期,也会因为一场偶发的事故,发出让高铁等等中国人民的论调……回看今天的极氪背刺用户事件,无非是介质从微博讨论,变成了流量平台。其中的内在逻辑并没有发生变化。

用户之所以讨论,是因为高度关注。如果有一天,企业的任何决策连关注讨论的人都没有,恐怕更为令人沮丧。

就像前段时间笔者在一篇关于萝卜快跑的文章中曾经写道,也许无人驾驶令司机痛苦,但无人驾驶不会停下。今天放在极氪身上也是如此,也许互联网的复杂讨论情绪会让极氪备受煎熬,但极氪们不能因此而停下。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