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黄维见军粮发霉还掺着砂石,给何应钦的办公室寄去了一袋,何应钦大怒,派

喷火龙说史 2024-09-21 10:25:29

1943年,黄维见军粮发霉还掺着砂石,给何应钦的办公室寄去了一袋,何应钦大怒,派人调查黄维,黄维的顶头上司关麟征也趁机发难。

黄维于1904年出生,长大后考上了黄埔军校,是黄埔军校一期的毕业生。

在1937年黄维受到上级的命令,要去德国进修一年,但是在这期间抗日战争爆发,打断了他的进修,被提前召回了国。

到了1937年下旬,黄维接任第18军第67师的师长。在淞沪会战他率领自己的部下拼死抵抗,当时连文书、炊事员都拿着武器上了战场,硬是守了一个星期。

战后,有很多人敬佩黄维的毅力,也有人认为他是一个“书呆子”,指挥战事非常死板,不会随机应变,只会蛮干。

到了1941年,黄维又担任第54军的军长。

事实证明,黄维确实是一个做任何事情很“轴”的人。

在当时,每个战士规定的伙食标准是一天750克大米。

由于没有副食,战士们仅仅依靠这些主食才能勉强填饱肚子,所以这对战士们来说根本不够,而且有人反映后勤部门的管理不严格,经常在粮食中混入了其他的杂质。

黄维听后,他实在没有解决的办法,便直接给管理后勤的何应钦打去了电话,说明了情况,希望这件事能够得到解决。

谁知何应钦不但不管,反而还指责黄维说道:“为什么别人就够吃,就你们不够吃?”

黄维听后,将一袋大米寄到了何应钦的办公室,这在何应钦看来,无疑是在挑战自己的权威,于是何应钦派人以清查账目的名义去挑黄维的毛病。

最后何应钦给黄维安上了擅自挪用公积金的罪名,要求将他撤职。这件事的结果是黄维被降职,成为了在政治博弈中的牺牲品。

后来,黄维战败成为了俘虏。期间,他要么就一言不发,要么就总是说一些特别奇怪的话。

1975年,黄维得到特赦,他希望可以为曾经的战友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开始潜心研究永动机,他也十分关心家乡的建设,几次回到自己的家乡探望。

1989年,黄维突发心脏病逝世,人们为他举行了告别仪式,这位老先生的一生值得我们敬佩,他一直坚持着自己的想法,为国家做出了许多贡献。

其实,在抗战期间有许多像黄维一样的人,他们一心想着为国家做贡献,而赵天麟就是其中一位。

赵天麟1886年出生在天津。在1909年时,他获得了美国哈佛大学的博士学位。之后成为了北洋大学的校长。

在任职期间,赵天麟为北洋大学做出了许多贡献。在日军攻陷天津期间,进行了一系列的爱国行为,例如在重大节日时悬挂中国国旗,这引起了日军的不满。

日军开始对他进行威胁恐吓,但是他毫不动摇,甚至写好了遗书,交代好了自己的后事。之后便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抗日活动中去。

1938年6月27日,赵天麟被暗害,这一消息瞬间传播开来,爱国人士在得知这件事后都十分气愤,抗日救国的情绪日益高涨。

他的一生都从事着教育活动,本可以安稳的度过自己的一生,但是为了自己的国家,为了自己的信仰,他选择了一条充满荆棘的道路。

在解放之后,赵天麟被追认为烈士。

正是有了这些曾经为了国家奉献一生的英雄,才有了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我们一定要向他们学习,铭记历史,不忘初心,为祖国的强大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看完了这些故事之后,各位读者们有什么样的感悟呢?欢迎大家在下方的评论区里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信息来源:中国网 2018-11-08《黄维,一个将军的“改造”》;中华英烈网 2021-06-25 《赵天麟烈士事迹》)

0 阅读: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