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与河南的地名,怎么这么多相同的?
温纶说过去
2024-09-18 12:36:27
中国的许多地名,随着人群的迁移而有扩散,导致很多地名会发生平移或者复制及其变体。比如陕西、山西与河南的许多地名就有相似性,它们之间有许多神奇的时空转换之感,超越了时空的限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比如,陕西的省名因在河南的陕县(现为三门峡市陕州区)以西而得名;陕西韩城有梁代村芮国墓地,山西运城有芮城县;陕西宝鸡有虢镇,河南三门峡有虢国墓地;陕西凤翔县有西周的郑邑、秦国的大郑宫,渭南市华州区原来有郑县,汉中市有南郑区,河南有郑州市、新郑市。
“郑”字的繁体字写法为“鄭”,可见郑作为地名最初就是作为祭祀(祭奠)之地出现的,至今人们说“郑重”一词也有庄严肃穆的意思。
西周早期的郑地在今宝鸡凤翔一带,后来秦国在此地建立雍城,宫名即“大郑宫”,自秦德公至秦献公定都近三百年。
西周晚期的郑地在今渭南华州一带,周宣王二十二年(前806年)封弟弟姬友于郑地,建郑国。西周末年,郑国早于周王室东迁洛邑以东,再后来的战国初期,韩国灭郑,迁都并改名为新郑。
春秋前期,秦人在与犬戎及其他诸侯国的竞争中逐渐处于上风,得以在周王室的默认下,统合整个关中及陇西之地。秦武公十一年(前687年),秦国在下邽的郑国故地设立郑县,此后一直延续至元代。
西周末年,在郑国东迁洛东的同时或稍后,还有一小部分郑国人向南迁至古褒国所在的汉中盆地,史称“郑人南奔”。秦武公十一年(前687年),秦国在此始置南郑县。秦朝灭亡后,项羽分封诸侯,立刘邦为汉王,领汉中、巴、蜀三郡,建都南郑,其县名至今仍存。
0
阅读:224
Angelie
周原到洛邑,皆是周人足迹。皆是华夏祖源。
骷髅托米
陕西最大的尴尬就是,陕在河南,秦划给了甘肃[doge]让我们说陕不是说秦也不是
注册真麻烦 回复 09-18 20:43
半瓶醋就不要刻舟求剑了。
村词人
日本也有不少关中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