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农民副总理陈永贵担任重要职务后,住在钓鱼台三号楼。 1963年,山西省昔阳县的大寨大队遭受了一场毁灭性的洪水,导致了大量农作物的损失和农户的无家可归。洪水的猛烈冲击不仅摧毁了大寨多年劳作的成果,更将精心修建的梯田毁于一旦。在这样的灾难面前,大寨大队及其党支部领导者陈永贵的反应和举措,成为了后来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影响深远。 当山西省委了解到大寨大队的情况后,迅速从国库中调拨了救济物资和粮食,以支援灾区。然而,令人意外的是,陈永贵和大寨党支部在经过内部讨论后,作出了一项不寻常的决定:“三不要,三不少”——即不要救济粮、不要救济款、不要救济物资;确保当年的社员口粮、收入和上缴国库的统购粮均不减少。 陈永贵对外界的质疑并未多加理会,而是决定通过实际行动来回应这些疑虑。在随后的几个月中,大寨大队在陈永贵的领导下,重新修复了梯田,重建了房屋,并迅速补种了庄稼。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在那年的秋天,大寨大队不仅恢复了生产,而且取得了比往年还要丰富的收成。据统计,当年的粮食产量平均亩产达到了700多斤,总产量超过20万斤,充分证明了他们的决策是正确的。 这一成就不仅为大寨大队赢得了更多的信任和支持,也引起了山西省委的高度关注。省委随后派遣工作组到大寨进行实地调查,结果证实了大寨大队的成绩是真实可靠的,其经验也被认为是先进的。陈永贵的领导能力得到了认可,大寨大队被正式确立为农业生产的先进典型。 陈永贵和大寨大队的事迹不仅在省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还被央视报道和《人民日报》进行了特别报道,大大提升了大寨和陈永贵的知名度。1964年,毛泽东主席在南巡视察期间,也特别询问了关于大寨的情况。在与陶鲁笳和林铁的会谈中,毛主席详细了解了“三不要,三不少”的具体内容,并对大寨人在艰难条件下取得的成就表示了高度赞赏。 大寨的经历和陈永贵的领导精神,后来成为全国范围内学习的典范。在毛泽东的推动下,全国各地开始倡导“农业学大寨”,希望通过学习大寨的精神和经验,提高全国的农业生产力和农村的自立能力。 在1960年代至1970年代,毛泽东多次公开表扬陈永贵及其所在的大寨村,成为全国学习的楷模。 在山西省革命委员会成立之际,毛泽东特别指名陈永贵担任重要职务,后续更是推荐他成为山西省委书记。 尽管陈永贵的政治地位日益提高,他却始终没有改变自己朴素的生活方式和深耕于农村的初衷。他拒绝接受任何形式的工资和补助,继续以大寨村的工分制度为生。即便在担任了副总理之后,他依然坚持只领取中央给予的极少数伙食补贴费,并坚决不将户口迁至北京,不让家人享受副总理的待遇,住在北京的钓鱼台国宾馆。 他在钓鱼台的生活并不适应,总觉得与工作人员的接触让他无所适从。陈永贵更喜欢田间劳作的简单生活,这种情感让他在北京感到格外的不安和疏离。为了更好地联系农民生活,他向毛泽东提出了搬离钓鱼台并希望多参与农村劳动的要求。 1980年后,陈永贵主动辞去了所有官职,选择在北京东郊农场担任顾问。尽管这份工作名义上看似轻松,但他依旧每天深入农场,亲自参与农作物的观察和管理,无论是监测作物生长还是病虫害情况,他都处理得井井有条。陈永贵的这种做法赢得了农场工作人员的广泛赞誉,他们认为陈永贵不仅有着政治家的胆识,更保持了农民的本色。 陈永贵一生的政治和生活轨迹,是对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不懈追求和实践。他虽然担任过高官,但始终未脱离农民。直至1986年3月26日因肺癌逝世。 来自 王俊山主编;山西旅游景区志丛书编委会编. 大寨风物志[M].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