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歌》大结局:沈琳两个“初中学历”的堂哥逆袭了!他们年薪50万,在燕郊买了120平的二手房,开着50万的二手豪车,还开了自己的装修公司。其中一个堂哥无比讽刺地说:他看不起那伟,大钱挣不了,小钱看不上。 原著中,那伟创业失败,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沈琳已经到保姆,而那伟还一直端着,不肯放下手段。 沈琳的一个堂哥沈志国说了这样的一番话: 你们读书人,日子过得太顺,吃点我们工人吃的苦,就会发现眼前的困难根本不算什么。 因为这时候的沈琳和那伟至少还有一套北京的房子,价值800万,还有40万的存款,还有一辆车。 他伸出自己的手,让沈琳和那伟看:被水泥泡的粗黑开裂,遍布伤痕,他曾经从手脚架上摔下来,躺了三个月,差点就残废了。 他举了好几个例子: 01比如送外卖,咱们村好几家在北京送外卖,一个月挣上万块的有的是。 02 还有开快递点儿的,开水果店的,人家一年都挣好几十万呢。 03还有楼房贴砖的,一对东北夫妻,专干这个活儿,两口子一年挣三十万没问题。 04还有小区菜市场门口摊煎饼的大妈,一个煎饼六到八块钱,一天至少卖一百个,成本最多一块五。她天天出摊,一年能挣20万。 在沈志国眼里:只要有一门手艺,能吃苦,遍地都是工作,怎么都能挣钱。他想不通沈琳为什么去当保姆,他提议沈琳可以在门口摆个地摊卖卤煮。 其实,对于沈琳来说,这就是脑力劳动到体力劳动的转变: 前者挣的是知识的钱,而后者挣的是出力气的钱。 因为沈琳和那伟的落魄,沈志国觉得上大学是没有多大用的,除非像那隽一样考上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如果不能,不如上个技校,学门手艺,也避免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心态。 他的两个孩子,都上了职高,毕业后就会跟他一起学装修。 但现实真的是这样的吗?读书真的无用吗? 并不是。读书永远有用,那伟和沈琳这种情况属于的少数人,而沈志国不读书却成功的情况也属于少数。大多数情况下,读书的人,是要比不读书的人出路多的。 尤其是农村子弟,读书是最快的捷径。并且它不仅仅是挣多少钱的问题,还涉及到眼界、格局、思想、生活方式。 读书,不仅仅是谋生手段,它打开的是另一种人生的可能。 #秋日生活打卡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