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推申赋渔的文学作品,太触动人心‼️

思柔看文学 2024-09-11 14:36:39
🌈最近读到不少令我惊喜的“新”作家的作品,比如申赋渔。但一查资料才知道,原来是我孤陋寡闻了,人家并不“新”,妥妥的以数量和质量取胜的实力派。 🌈《半夏河》是我第一次接触到的申赋渔的文学作品,这是一部有关于传统乡村记忆的散文集。一翻开,便被作者细腻的文字感动了。 书中描写了苏北农村 “半夏河” 村的各种景象,看上去,故事都是些不起眼的小事情,但合在一起,便构成了传统乡村的群像记忆。 🌈作者离开家乡多年,他从南大作家班毕业后,便成了一名报社记者。他先后在《周末报》《南京日报》等媒体工作。后来,便居于巴黎,专事写作。正因为多年的记者经历,使他能够沉下心看到社会最基层最朴实的生活面貌;正因为离乡多年,在他的字里行间里,你总能感觉到淡淡的乡愁。 🌈在《广播》里,作者是个淘气的孩子,是个让父母牵挂的孩子,也是个漫无目的的游子,只想离开家乡远一点,再远一点,就像那广播线一样,那一头,到底是一个什么世界呢?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但是,当我真的走出家乡,从无锡到广州,从珠海到南京,从南京到北京,他说自己就是在流浪,有很多次吃不上饭,饿着肚子。 🌈年轻时的他,多么渴望看看世界的精彩,他想,死也要死在外面! 于是,他继续远行,漂洋过海,他穿越大半个地球来到了巴黎。在这里,他依然过着简单的生活,但他抬头看到埃菲尔铁塔顶上,安置着一百多根广播和电视天线时,他开始怀念那个只有一条天线广播的家乡了...... 🌈看到这里,我不禁湿了眼眶,我小时候生活在厂里,每天早上六点半,广播准时响起,全厂的大人小孩都在那个时间点起床,一边忙活着早餐,一边听着广播里播放的新闻,天天如此,早已习惯。 🌈长大离开厂区后,无论居住在何地,居民区都没有广播了,只有沿街的叫卖喇叭声尖刺刺地让人难受。 🌈读申赋渔的作品很容易让人找到儿时的共鸣,那些已经消失于历史的记忆,在这本书的文字里,在这一幅幅手绘图里,它们又泛起了浪花...... 🌈此书为全新版本,特意请了朱赢椿操刀设计,黑白线描的高粱地为背景,书名掩映其中,不仔细看,竟然很难看见,如同作者的乡愁,不仔细品也难以察觉。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