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一姐,玩了把大的

新浪财经 2024-09-10 19:51:26

康方生物昨天半夜在WCLC现场抛出了其AK112对K药的头对头试验最终结果,PFS在各个亚组均有大幅改善,安全性良好。这是一个值得大声官宣胜利的结果。

今天一早开盘,即使刚开始有一个利好出尽的走势,但后面市场的热情回应了这样一个令人惊喜的研究结果,股价最终站稳了55港元的关口,大涨15%,有一股奔着历史新高去的势头。

试验不是完美的,缺少OS数据,以及样本全来自于中国,没办法引起FDA的兴趣。但这两个小的疑云只是微瑕。Harmoni-2的试验结果最大的意义在于对K药统治地位的撼动:其用数据验证了“IO+抗血管”所起到的“1+1>2”的作用,同时用双抗的形式来避免了VEGF带来的出血副作用。

此后,无论是在其它实体瘤的应用,还是联用疗法,112都能有着在K药基础上更为广阔的发挥空间,因为它带来了现有治疗手段之外的新的增量。

-01-

从联用到双抗

“IO+抗血管”联合的故事早在PD-1刚登录中国时就在圈内流传,也有先行者在提前布局。

比如IO先行者默沙东有抗VEGF小分子的仑伐替尼。毕竟是大卖的K药,医学部财大气粗,直接开启了LEAP一整个研究系列(K药+仑伐,即K+L,可乐组合),平行的试验一开就是十几个;

罗氏的PD-L1虽然慢一点,但贝伐作为经典抗VEGF大分子,即使专利过期也算是在当打之年,,有着良好的市场基础。公司也启动了若干项Atezolizumab+贝伐,即T+A的组合研究。

但也许是这套联合疗法太过于“理想化”,两家除了在晚期肝癌领域共同摘得桂冠(刷新索拉菲尼之后的OS记录)之外,其他适应证上终究是输多赢少。

不知道是不是正因为太“老生常谈”了,再加上两家头部企业都替大家“趟过路了”,所以大家觉得这玩意已经失去了做的意义,至少和目前流行的ADC联合以及减肥药相比,无法提起临床部门老大的青睐。

毕竟,再怎么说,从二期到大规模三期,花费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无论是罗氏还是默沙东,在肺癌领域遇到的问题都是安全性,抗血管生成会导致鳞癌患者的出血率发生,康放似乎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所以试图用双抗的形式来降低这种不良反应。

“Ivonescimab能够利用抗VEGF机制,避免Avastin的出血问题,这归功于两个因素。首先,双特异性抗体的PD-1成分有助于将整个抗体锚定在肿瘤表面,而单独的VEGF药物则会漂浮在血液中。”

“其次,康方生物专有的Tetrabody技术可以产生具有四个抗原结合位点的抗体,从而形成非常稳定的结构,实现“协同结合”,进一步提高PD-1和VEGF的结合特异性。”王兵在接受FiercePharma采访时这样解释到。

当然,这些都只是推测,只有数据出来之后,才会被归为好结果的原因。

而康方,真的做到了。

-02-

不只是“赢了K药“这么简单

双抗打赢了K药单药这事,从理论上看没啥值得多说的,两个打一个打赢了也不占多大理。

甚至在当初五月份公司第一次官宣结论时,市场有人diss到:“随便一个PD-1,加个安罗替尼,数据都可能比K药单药要好。”

但实际执行上意义不小。

以前讲双抗,有很多“1+1>2”的故事,但基本上都是公司自圆其说,现在用一个完整的、几乎无懈可击的临床结果来证明之前的理论,康方做到了,而且还做出来超预期的数据,而且还是一家来自中国的biotech公司。

毕竟,如果只做了一个非劣甚至更差,一边是大把的钱投了水漂,另一边也是对国内临床前以及临床能力整体上是一个大的打击,大家会觉得你是一个只会砸钱的愣头青。

这是一个风险相对比较大的三期临床,因为一不小心就是在给K药做了嫁衣。

所以在今年5月份康方第一次披露该研究结果时,市场选择了砸盘,因为缺乏具体的数据支撑起后续的意义。要不是当天晚上的获批以及及时开启的电话会,或许这样一个“埋伏资金遇上利好跑路“的行情就兑现了。

以前VEGF没法在鳞癌患者中用,康方用双抗的形式大幅降低了其出血风险,并且用数据证明了这一点。这也给其双抗平台再度提供了一层背书,也为后续其他双抗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参考。

而回到ivonescimab本身,打败K药或许能成为其新里程的起点,毕竟很多其它实体瘤,比如晚期肝癌、结直肠癌,目前都有IO+抗血管的疗法,如果ivonescimab这种1+1>2的作用能被确证,往这几个适应证上的拓展,包括在一些肿瘤早期阶段、比如围手术期的拓展也都是早晚的事。

所以康方在今早的电话会上也提到:“未来会在和CD47、以及ADC上的联用,包括化疗、其他靶向、双抗产品的联合上注入了更多的信心,也给康方和其它公司的合作提供了基础。”

而针对文章开头提到的两个小的质疑,首先是人群样本问题,取得阶段性成果之后,公司有底气和意愿去把样本量扩到FDA所要求的水平,并且合作公司Summit也有更多理由倾注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来做这件事,需要的只是时间。

其次是OS问题。当PFS优效到一定程度,也会来带OS的转化,这是过去一段时间各个机构用统计学算出来的结果。而即便市场不认,康方仍然有足够的时间去等待最终总生存期的数据,毕竟112的征程才刚刚起步。

-03-

展望

回过头看这次的头对头试验;

它有难度:因为要和全球药王去做对比,光买K药的钱就是一笔不小的花销;

它的确定性没那么大:毕竟如前文所述,IO+VEGF已经有过前行者布局,公司做的算不上开创性的探索。如果不是坚信自己双抗平台能解决前人没解决的问题,这项研究立项时要下的决心更大。

它的优先性也不是最高:康方完全有理由先去啃一些比较好啃得骨头,比如双抗+ADC做出优效数据,来拓宽112的适应证。康方没必要先去做一个风险更大的临床。

康方玩了把大的,但是她成功了。

所以有时候,战术和战略一样重要。理论上能做出的推测都相对局限,实际上做出来后,才能真的看到真实世界里发生的反馈。它会更立体、更全面。

在这个行业我们虽然经常会去讲什么“metoo”、“泡沫”、“寒冬”……但一个产业从零到一的发展,在到跟随国际水平,最后实现超越,总归是需要时间和精力。

从这个角度来看,百济之前的头对头,包括康方这一次的三期,是公司的一小步,也是中国创新药行业的一大步。

0 阅读: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