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扶绥县在教育高质量发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积极举措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1. 加大教育投入: - 改善办学条件:扶绥县积极推进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改扩建了多所学校,如扶绥县第三中学等。这些学校规划设置了较多的教学班,新增了大量学位,有效缓解了教育资源短缺的现状。同时,学校的教学楼、教室等硬件设施也得到了极大改善,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环境。 - 完善教育装备:注重教育教学设备的更新与完善,为学校配备了现代化的教学仪器、多媒体设备、实验室设备等,提升了教育教学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有助于教师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2.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 推进学校布局调整:根据人口分布和教育需求,合理规划学校布局,整合教育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例如通过撤并一些规模较小、教学质量相对较低的学校,集中力量办好优质学校,使学生能够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多种方式招聘教师:以“双选招聘”为主,同时结合定向培养、公开招聘、特岗招录、优师引进等方式,多渠道配齐配强教师队伍。2023年新招录教师411人,壮大了教师队伍规模。 - 重视教师培训培养:争取培训专项经费,全面启动新时代强师计划,开展系统化、多层次、多样态的教师研训。组织教师参加“强教有我•开讲啦”教师培训、信息技术2.0全校推进项目培训、集团化办学培训等系列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 提高教师待遇保障:全面落实人才公寓政策,统筹200套新房优先安排新入职教师免租入住,入住人数达477人。公寓内环境优美,周边配套设施完善,极大提高了教师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有助于稳定教师队伍。 3.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 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鼓励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和学科要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 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监督和评估,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定期开展教学检查、听课评课等活动,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坚持五育并举,将德育贯穿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推动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推动“双减”工作走深走实。加强研学活动顶层设计和体育教育的全面发展,承办“探秘崇左·研学边关”暨崇左市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高质量发展启动仪式,组织学生开展研学活动;积极举办中小学生体育运动会,全员化、常态化、特色化开展“民族大课间•壮美青少年”活动,常态化组织球类、田径和民族体育项目比赛,增强学生体质。 4. 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以“数字校园”建设为依托,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通过“扶绥教育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八桂教学通、国家和广西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等优质的数字教学资源,开展教育教学常规活动。全县中小学教师依托教育信息化平台,上传大量数字教育资源、精品课例,开展备课、授课等教学活动,并积极开展“三级联动”教研,参与教师众多,进一步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 5. 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 关注薄弱地区和学校:加大对农村地区、偏远地区学校的支持力度,在师资配备、资金投入、教学设备等方面给予倾斜,努力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教育差距,让更多的孩子能够享受到公平而优质的教育。 - 推进集团化办学:成立了扶绥中学教育集团,以扶绥中学为龙头校、扶绥县吉阳学校为成员校,设立小学部、初中部、高中部,实行一体化办学。集团充分利用和发挥资源优势,在办学管理、教学科研、设施设备、师资配备等方面进行整合,实现学区内各成员校管理共建、德育共进、教研共体、队伍共育、资源共享,以龙头校带动成员校优质发展,打造“四个支撑”教育样板,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6. 加强教育合作与交流:积极与其他地区的教育机构、学校开展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例如,扶绥县金英学校与河北省泰华锦业教育集团合作办学,将衡水优质教育资源和校园先进管理体系输送到扶绥,有力促进了当地教育发展。同时,鼓励本地学校与外地学校开展结对帮扶、联合教研等活动,拓宽师生的视野,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近年来,扶绥县在教育高质量发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积极举措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1
琼琼聊趣
2024-09-08 21:04:46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