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恺然:太极径中径(一)【收藏】

京京聊太极 2024-06-21 17:25:30

这是我祖师爷向恺然《平江不肖生》在三十年代写的又一篇尘封已久有关太极的文章,前些天我上传了他的《太极拳推手研究》(在太极养生堂941期查阅)在一天之内有将近一仟多位太极爱好者点击阅读,以后有时间我会继续将祖师爷写的《拳术》《拳术传薪录》《拳师言行录》等等上传供大家闲时随便看看。

太极径中径--向恺然释名

太极拳原名绵拳,又名长拳,又名十三势,又名小周天。其更名太极,不知始于何时何人。以上诸名,皆切合事实,良非偶然。

绵拳者,因其著法,绵绵不断,而其体复以柔软如绵为原则,故名。

长拳者,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而劲断意不断,运用较长于他拳,故名。

十三势者,综合拳势中各种动作,归纳棚履挤按采冽肘靠进退顾盼定十三势。

分析言之,则每势之中,又皆须具备十三势之意。有一不具,则其势为不备。先哲恐学者徒重形式,轻忽实际要义,故以十三势命名。而十三势之名称,在一百余手太极拳中,除进退外,学者欲求十三势之所以然,自非细心体验不可。

至名小周天者,则系道家名词。

此种拳术,源出道家导引之法。

道家工夫,有动静二种。静者为坐功。坐时,所守虽各有不同,而其功在呼吸则一,故名吐纳。动者为引功。引功亦各有所守,而意在周遍,故名导引。

人之一身,纵有任(胸前)督(背后)脉,横有带脉。象法天地,纵横互转,周遍全身,为一小周天。后人误作小九天,则义无所取矣。斯亦因其内含之意命名,与形於外之动作无关也。

以上所举各名称,虽皆含义至深,名实相符。然或则微嫌隐晦,或则偏重外形,胥不及更名太极之至当恰好。太极之名,流传最古,在首创文字之时,古圣人以之象徵天地者也。其形为一圆,中以 S式之线,区分红黑。略具知识之吾国人,一望即能辨其为太极图也。红者,象徵乎阳;黑者,象徵乎阴。

太极拳者,亦即每一动作之中,皆以圆为体,阴阳为用。所谓动静也,虚实也,刚柔也,开阖也,屈伸也,弛张也,存亡也,皆阴阳也。名异而实同也。

所有太极拳全部之动作运用,无在不以圆为体,阴阳为用。举长拳、绵拳、十三势、小周天等含义,以太极二字包括无遗。形於外者如此,藏於内者亦如此。运於全身者如此,触於局部者亦无不如此。命名之至当恰好,无过於此者矣。然时人有因此拳名为太极,而棚、履、挤、按、采、冽、肘、靠八势,古人有格於八卦之说,遂不察古人以离坎定方位之意,妄加穿凿,以易之象词,为附会之具。谓离为火,有炎上之象;坎为水,有就下之象。一若全部易经,专为太极拳而说法者。使学者几疑太极拳为神化之术,非精通易理后不能学,岂非自欺欺人之甚者乎。或曰:时人附会易理,持之有故,义似可通,何妨并存其说,俾好学深思之士,得於此中求得奥义,讵不甚佳。余曰:不然。一切拳术,皆应从实际工夫著手,岂口舌闲事。即阴阳二字,悟其功用,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然其所以运化之巧,虽以数十年研磨之力,犹苦难穷。时人所附会者,理论诚玄,於事实何补,徒以纷纷者乱人心曲耳。

至谓持之有故,义似可通,则一切技艺,皆通於道。佛言道在一切处,岂惟太极拳与易理可通。在进於道者观之,则一切与一切皆无不可通也。读予文者,幸毋震於虚声而遵循其不切事实之理论

用意

太极拳为内家工夫,学者之能成就与否,其关键全在知否用意。知用意则有成,不知则否。用意愈精,则工夫愈细密。

先哲论著中,关於用意之指示,如:「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如「命意源头在腰隙」,如:「势势揆心须用意」,如:「意气君来骨肉臣」,如:「意气换得灵」等等,不胜悉举。用意之关系重大,从可知矣。惟学者不经传授,虽熟读先哲之文,仍苦不知用意次第。因太极之著法,与他拳迥异。他拳肘则为肘,膝则为膝,效用显露。学者易求其力量集中之点。每一动作,心目中皆得设假想之敌。拳术之动作愈简明者,练习愈易收效。因其用意所在,显然可见。如近世欧美盛行之拳斗,用意极简,成就极易。舍凭藉天然壮健之体力,加以锻练外,无所谓艺术也。

太极拳则不然,力量集中之点,初无定位,其目的在能求於应用时,因敌变化。故於练习时,务令周身无一处非力量可集中之点。欲於用时能臻此境界,全在练时用意周密。惟太极之著法,既不如他拳之肘则为肘,膝则为膝。故第於每一著法之中,细求其棚、履、挤、按、采、冽、肘靠之方位而加之意焉。

如何是八者之方位,前章已言之。太极之动作,以圆为体。每一圆中可分析为四正四隅,即寓八法。进退顾盼定,亦同寓八法之中。非於八法之外,别有进退顾盼定也。例如棚、挤、靠为进,用右则左顾,用左则右盼。履、按、采为退,顾盼亦反於前。冽时可退可进,顾盼随之而异。

至中定尤为十三势之主,不但十三势以中定为主,可谓一切法皆由中定而生。无中定则一切法胥无所附丽。譬之以规划圆,定点不栘,圆斯成就。若无定点,规虽在手,圆不能成。太极既以圆为体,则每圆中,必有其定点,毫无疑义。惟太极之用遍全身,圆亦遍全身。初学者,将以何法求每圆之定点。用简御繁之道,在先求一身中定之点。一身中定之点何在,则在腰间。太极拳之原则,为不用力而用意。故於每一动作之先,须注意腰部。体以规划圆之不移定点,然后发为各种动作。先哲论著中所谓刻刻留心在腰间,所谓命意源头在腰隙,所谓腰如车轮,所谓主宰於腰,皆明示中定之点在腰也。

至每一动作用意所在,则当就其形式仔细揣摩。因太极之形体,各师传授不同。有所谓大架子、小架子、新架子、老架子等等分别。动作极不一致,然其属於意者则无不同也。练时只须认真分析,进则为棚,为挤,为靠,或为冽,为肘。揣摩其意,并使之连续。退则为履,为采,为按,或为冽,为肘。就形体之近似,而加之意焉。唯此说法,乃就初学不知用意者勉强分析而言,使得有下手之处。若进一步言之,则每式皆含有十三势,进退顾盼不能拘也。初学者最好先求手之用意。两手分出宾主,仅注意主手,宾手随主手而动。

以上动作,虽皆主宰於腰。而用意不妨先求其在手者,因手之动作显著,应如何用意,尚易揣摩。略举二例,以概其余。初学者,揣摩用意,未必适合。然宁可错误,不可无意。意随动转,变换自灵。先哲谓意气须转换得灵。乃恐后人缘外家拳练法,拳则注意於拳,肘则注意於肘,而忽略太极连绵不断之意。所谓动则变,变则化,亦是此意。学太极拳者,若不能势势揆其用意,即练习纯熟,亦不过进退周旋之属於外形者也。内家云乎哉!艺术云乎哉!

开阖

前章言用意,固为练太极拳者,必不可忽略之条件。然同时必於每一势中,求其开阖之迹,然后意乃可施。开阖云者,就太极以圆为体而言。圆为两弧相合而成,向外半弧为开,向内半弧为阖,每一开阖应先知其枢纽所在。

枢纽者,亦即前章之中定。太极全部拳势中,有全身之大开阖,有局部之小开阖,有纵开阖,有横开阖,有正开阖,有斜开阖,有内开阖,有外开阖。运用开阖之意,外有迹象可寻者,为外开阖。而每一大开阖中,周旋进退之间,含有无数小开阖。外无迹象可寻,意实连续不断。此非局部小开阖,因局部小开阖有迹象也。如进退之转换,往复之折叠,皆有内开阖。外开阖易知,内开阖每易忽略。此等处若无内开阖,则进退往复皆成虚设。劲断意不断之言无据矣。更有属静坐之内开阖,兹不具论,当另文详之。无论太极之开阖不尽於此。且师承各异,姿势不同,开阖之象,亦因之有别。即同一师承,各人之心得体验,亦未必尽合。尤有教时未尝注意开阖,动作含混。常有有开无阖,及有阖无开者。亦有连数开或数阖於一处者。论理无开不能有阖,无阖何以有开。然教者初未注意开阖,全部拳势中,开者不知其为开,阖者不知其为阖。囫囵吞枣,无异舞蹈。虽习练甚久,何俾实用。

学者欲於太极得真艺术,非求每一动作中开阖之势,而以意附於开阖之中。前言开阖之枢纽,即是中定。局部小开阖,其枢纽在每一开阖之中心。然初学者若从枝节处著手,即甚了然亦不易合度。惟有先求其总枢纽所在,每一动作,用意皆从此点出发。久之自能节节贯串,无在不有开阖,无在不有枢纽矣。总枢纽何在?则上下者在腰,左右者在脊。

在已得此中三昧者,惟觉一切动作枢纽,悉在腰间。然练习步骤,如云手、野马分鬃等,左右开阖之势,若不知以脊为中枢,以著者个人经验推之,殊难得机得势。於此知古人所谓牵动往来气贴背,敛入脊背。所谓尾闾中正神贯顶,及顶头悬,力由脊发诸云云者,皆明示后人以脊不可忽也。陈品三日:「开阖虚实,即为拳经。」虚实亦即开阖。十三势歌曰:「屈伸开阖任自由」。屈伸亦即开阖。质言之,太极拳无穷妙用,开阖二字尽之。学者不於此中探索,将於何处下手?

太极术语,有阴阳、虚实、刚柔、弛张、进退、动静等等,皆同物而异名。各代表其一部动作之意义,无有如开阖二字之恰当者。开字寓阳、实、刚、张、进、动等意,而兼有其作用。阖寓阴、虚、柔、弛、退、静等意,亦兼有其作用。且阴阳虚实等代名词,不合枢纽之意。使学者不易领悟。唯开阖二字,顾名思义,其作用异常显著。寻常事物之以开阖为用者,如户牖摺扇,人所习见。虽至愚之人,亦可了然於其所以能开能阖者,端在枢纽。枢纽一经动摇,开阖之用,随之消失矣。非若阴阳虚实等名词之仅能代表其一部份意义也。

惟是以著者十余年中所见各家太极拳著法。如孙禄堂派之传自郝为真者,与陈子明一派之传自陈海村者,固形势大异。即吴监泉先生一派之传自杨露禅者,亦与杨家今日授徒之形势有别。著法既殊,开阖之迹自然迥异。且多有顿足奋臂轩眉怒目之姿势,一若外家拳之蹈厉腾踔,威猛不可一世之概。欲於此等著法中求开阖,难已难已。王征南曰:「今人以内家无可眩耀,於是以外家搀入之,此学行当衰矣。」此弊自古已然,不自杨家始也。吴监泉先生独能笃守家法,精粹纯一,得未曾有。吴子镇(监泉先生长子)言其祖父全佑先生临终遗嘱,谆谆於太极拳,谓当谨守成规,不可自作聪明,擅作更易。盖亦有见於当时贤者所为,而与王征南有同慨,遂不自觉其言之谆谆也。

呼吸

十三势行功心解言:「能呼吸然后能灵活」。著者初疑人孰不能呼吸,无呼吸岂非死人。甲戍冬王师润生来长沙,乃得释疑解惑。呼吸虽为人所必有,然与拳术无关,则不得谓之能呼吸也。太极为道家之导引术,前已言之。而内家拳之所以异於外家拳者,亦只能呼吸与不能呼吸而已。

太极拳经言:「气宜鼓荡」。太极拳论言:「气沉丹田」。十三势歌言:「气遍身躯不少滞」。又言:「腹内松净气腾然」。「意气君来骨肉臣」。十三势行功心解言:「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又言:「行气如九曲珠」。「气敛入骨」。「意气须换得灵」等等。关於气之指示,可谓至详至尽。然学者果以何法使之鼓荡,使沉丹田,使遍身躯。心如何行气。气如何运身,如何能如九曲珠无微不至,如何使敛入骨,如何变换得灵。纵熟读诸篇,苟不知从呼吸著手,即数十年纯功,亦终无完成以上诸标准之日。凡此皆气为之主宰。顾行功心解篇末有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等矛盾之言。遂使今之学太极者,误解用气为太极所忌。鲜知呼吸关系之重大者,岂不可哀。更有略解生理学者,谓呼吸以肺不以腹,横膈膜以下非呼吸所能达。世人所谓腹部呼吸者,仅横膈膜运动而已。道家之丹田在脐以下,岂呼吸之气所能沉到者。呜呼!此理可据,则先哲种种关於气之指示,皆不切事实矣。夫气岂惟丹田可至,本来周遍全身,任何部份不容须臾滞塞,滞塞则成偏枯矣。周身毛孔之能排泄,非气之作用而何?祗以常人呼吸,皆因其生而之之本能,毫无用心於其间。故於主宰生存动作之气,绝无操纵指挥之力。

古人知人生寿夭之关键在此,乃有道家吐纳导引之术。吐纳即呼吸,导引则太极其一也。学者欲了生死之大道,应觅善知识,求太极之真艺术。第一步但须呼吸归根。

归根云者,即每吸使归丹田,每呼使从丹田出。练拳时如此,不练拳时亦如此。佛家所谓行住坐卧不离这个,这个者丹田也。道家所谓守窍者,亦丹田也。推丹田所在,诸家传授不一。观眉间白毫,则丹田在眉间。观鼻端,则丹田在鼻端。坐道有守两肾者,则丹田在两肾。有守脐以下三寸一分者,则丹田在脐下。总之守在何处,则丹自何处产生,故名丹田。吾人非办道之人,他人所守,是否得当,可不具论。就太极求丹田,在两腰之间,绝无疑义。先哲指示刻刻留心在腰间,诚一语道破。一片婆心。深可感念。

第一步习久自然之后,第二步乃於练拳时,使呼吸附丽於开阖之中。呼附於开,吸附於阖。全身大开阖无论矣,即局部小开阖呼吸亦宜认真。二人练习推手时之呼吸开阖,尤不可苟,不可乱。能如此行之经年,先哲指示诸端,自然成就。呼吸归根属於意之操纵,即是以意存想丹田,所谓以心行气者是也。此为属於内者以意为主,无可怀疑。然著於外之形势,若不与意相呼应,气且因之散乱,不容操纵矣。

习太极拳者,沉肩坠肘,合胸拔背等词句,莫不口头烂熟。究竟何以必沉肩坠肘?何故须含胸拔背?晓其含义盖寡。惟其含义不能尽晓,故多认二语为练太极拳必具之条件。遂致势势皆沉肩坠肘,势势皆含胸拔背。不知沉肩坠肘,含胸拔背,以虚实论则为虚,以阴阳论则为阴,以刚柔论则为柔,以开阖论则为阖,以呼吸论则为吸。用之当斯为内外相合,不当则相乖违矣。沉肩坠肘之意义有二。

第一义在辅助气沉丹田之功。其法系以肩压肋,以肋挤小腹使突出。全身骨节松软,寓下沉之意。如此习练既久,下部自然沉重。

第二义在发劲。太极发劲,虽不拘一方。然运用究以手为便利,而用手复以向上为易使敌方根本动摇。经云:「如意欲向上,即寓下意,若将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意。」故沉肩坠肘为发劲之预备动作。行功心解所谓:「劲以曲蓄而有余」。沉肩坠肘亦是曲蓄之意。含胸拔背之意义亦同。以练体言,为气沉丹田之辅弼运动。以练用言,为走手化劲之一种方法。在势应阖,在气应吸者,始得用之。如势为开,气为呼,亦拘泥沉肩坠肘,含胸拔背之法,是不明二者之意义。即练习甚久,亦有体无用之功夫耳。著者所见当世太极拳名家犯此病者不少,故言之。

PS:本平台收录的各武术前辈及武友的言论,只为个人学习,因个别图文资料来源(作者)不清晰而未署名,望见谅。尊重原创作者版权,期望各友留言点评告知。温馨提示:网络文章要结合自身的体征,是否适合自己,要辩证地看,不盲从。祝各位武运昌盛

1 阅读: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