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谦患肺腺癌# 人类对癌症的认识其实极其的粗浅,曾经很多以为理所应当的事情,都被后续科学研究质疑或推翻。比如,对于非高危群体,体检筛查早期肺癌可以救命。很遗憾,这很可能只是一个一厢情愿的幻想而已,而且是一个可能让人付出沉重代价的幻想。
肺癌是一个亚洲人群相对高发的癌症,而且在亚洲不吸烟的女性中相对欧美女性更常见。在欧美国家中,只有重度吸烟的高度人群才会去每年做低剂量CT筛查肺癌,而台湾和大陆类似,即使对于低危人群,很多人也去每年体检做胸部CT。
对于不吸烟人群做低剂量CT筛查肺癌,台湾在今年发表了一项纳入了8868名女性的大型研究,发表在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由于这不是一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因此无法确切回答低剂量CT筛查肺癌能否降低死亡率这个问题。但这个研究的数据几乎是震撼了全世界肺癌专家:CT筛查确诊肺癌的数量,大大超过了肺癌在台湾人群中每年的发病率,达到甚至数十倍的数量级()。
比如对于55-59年龄组的女性,低剂量CT筛查每年有1.73%的女性被确诊肺癌,而在人们开始做CT筛查肺癌之前,肺癌每年的发病率只有0.0047%,由低剂量CT确诊肺癌的数量是肺癌发病率的37倍。也就是说,这些由体检查CT确诊的肺癌,其中95%以上要么一辈子不会发展,要么可能自愈;而只有不到5%会发展到有症状而会被人发现的情况,这种极度“反直觉”的现象叫做“过度诊断”。然而,目前人类的癌症诊断技术,对于这种由于“过度诊断”而发现的癌症,和真正可能导致死亡的肺癌,显微镜下长得是一模一样的,目前尚没有任何办法可以区分出来。因此无论是CT筛查还是有症状的情况,一旦确诊肺癌,就只有按照肺癌的标准接受手术治疗。肺癌的手术虽然总体成熟,但不可避免会有一定的严重并发症和手术意外风险。
肺癌“过度诊断”的现象在欧美人群的研究中就早已发现(大多数研究是重度吸烟人群),但是在亚洲非吸烟的女性中,竟然达到如此高的比例,触目惊心
甲状腺癌也是类似的情况,因此国家卫健委发文不建议低危人群去体检做甲状腺超声。类似被学术界证明体检筛查无效且会出现严重过度诊断现象的,还有儿童的神经母细胞瘤,因此儿童如果没有症状或者医学指征的话,绝对不可以体检做腹部超声。更多关于体检的信息,可以看我以前写的文章《反直觉!很多体检项目,不仅没用,甚至弊大于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