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重来源于三方面,一盒中成药,健脾除湿,疏肝补肾,预防囊肿、息肉、结节形成  

小颖谈中医 2024-08-29 16:41:18

湿气重来源于三方面,一盒中成药,健脾除湿,疏肝补肾,预防囊肿、息肉、结节形成   中医常讲“湿气是百病之源”,而现在的人“十人九湿”,当湿气太重,日久就会形成痰湿,又会堵塞气血运行,出现瘀血,最终痰瘀互结,就会引发囊肿、结节、息肉疾病。所以及时祛湿除湿,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但祛湿也并不简单,就像很多人用了各种祛湿的方法,也没觉得有什么用,身体还是有乏力、大便不爱成形、胃胀、出油多、舌苔厚等等问题。   从中医角度来说,脾主水液运化,所以脾虚了,水液代谢不出去,就会积聚形成湿气,从而引发胃胀、食少、乏力、大便不成形、拉肚子、舌苔厚腻等症。这类患者的湿气重就需要从健脾利湿为主,可以参考参苓白术(散)。   中医认为肝郁也生湿,长期情绪不好的人,会导致肝气郁结,而肝木能克脾土,使脾虚生湿。这类湿气重的患者会出现情绪不畅、爱叹气、胁肋胀痛、舌红舌苔湿润等症,这种于肝郁引发的水湿停聚,可以参考木香顺气(丸)。   中医还认为肾虚也能生湿,肾为水脏,水液的运化主要依赖于肾阳的蒸腾气化,其次水液的排出也要依赖于肾脏的开合功能。所以一旦肾虚了,水液就无法正常运化,以及代谢出体外,就会引发腹胀满、身体发沉、小便不畅、手脚凉、腰膝酸软、舌淡白舌苔白润等症,这种由肾虚引发的湿气重,可以参考五苓(散)。   每个人的身体情况都不一样,所以湿气重的主要原因也各有不同,为了辨证准确,建议大家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

2 阅读:633